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9 頁:參考答案 |
4. 某公司原資本結構如下表所示:
籌資方式 |
金額(萬元) |
債券(按面值發行,年利率10%) |
4000 |
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發行價10元,共500萬股) |
5000 |
合計 |
9000 |
目前普通股的每股市價為11元,預期第一年的股利為1.1元,以后每年以固定的增長率4%增長,不考慮證券籌資費用,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
企業目前擬增資1000萬元,以投資于新項目,有以下兩個方案可供選擇:
方案一:按折價15%發行1000萬元債券,債券年利率8%,同時由于企業風險的增加,所以普通股的市價降為10元/股(股利政策不變);
方案二:按溢價20%發行340萬元債券,債券年利率9%,同時按照11元/股的價格發行普通股股票籌集660萬元資金(股利政策不變)。
采用比較資金成本法判斷企業應采用哪一種方案。
五、綜合題
1. 某股份公司2007年有關資料如下:
金額單位:萬元
項 目 |
年初數 |
年末數 |
本年數或平均數 |
存貨 |
2800 |
3200 |
|
總資產 |
8000 |
12000 |
|
權益乘數(平均數) |
|
|
1.2 |
存貨周轉率 |
|
|
2.5 |
凈利潤 |
|
|
3750 |
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比率 |
|
|
60% |
普通股股數(均發行在外) |
1000萬股 |
1000萬股 |
|
要求:
(1)計算本年營業收入和總資產周轉率;
(2)計算營業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
(3)計算每股利潤和平均每股凈資產;
(4)若2006年的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和平均每股凈資產分別為25%、1.2次、1.8和10元,要求用連環替代法分析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和平均每股凈資產對每股收益指標的影響。
2. 某企業計劃進行某項投資活動,該投資活動需要在建設起點一次投入固定資產投資200萬元,無形資產投資25萬元。該項目建設期2年,經營期5年,到期殘值收入8萬元,無形資產自投產年份起分5年攤銷完畢。投產第一年預計流動資產需用額60萬元,流動負債可用額40萬元;投產第二年預計流動資產需用額90萬元,流動負債可用額30萬元。該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營業收入210萬元,每年預計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50萬元,工資福利費20萬元,其他費用10萬元。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城建稅稅率7%,教育費附加率3%。該企業不交納營業稅和消費稅。
該企業按直線法折舊,全部流動資金于終結點一次回收,所得稅稅率33%。
要求:
(1)計算該項目計算期、流動資金投資總額和原始投資額。
(2)計算投產后各年的經營成本。
(3)投產后各年不包括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
(4)投產后各年應交增值稅和各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5)投產后各年的息稅前利潤。
(6)投產后各年的調整所得稅。
(7)計算該項目各年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
(8)計算該項目各年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
相關推薦:2010年初中級會計職稱考后各科考試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