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
1. 經營者與所有者的主要利益沖突,就是經營者希望在創造財富的同時,能夠獲取更多的報酬和享受;而所有者希望以較小的代價實現更多的財富。()
2. 經營杠桿能夠擴大市場和生產等不確定性因素對利潤變動的影響。()
3. 如果企業在發行債券的契約中規定了允許提前償還的條款,則當預測年利息率下降時,一般應提前贖回債券。()
4. 技術性變動成本是指通過管理當局的決策行動可以改變的變動成本。()
5. 當各個月之間的銷售額變化很大時,賬齡分析表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都可能發出錯誤信號。()
6. 評價每個方案的財務可行性是開展獨立方案投資決策的前提。()
7. 按企業所取得資金的權益特性不同,企業籌資分為直接籌資和間接籌資兩種類型.()
8. 產品壽命周期分析法是利用企業所處行業在不同壽命周期階段上的變化趨勢,進行銷售預測的一種定性分析方法。()
9. 零基預算是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額,而是一切以零為出發點,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的方法。 ()
10. 在項目投資決策中,凈現金流量是指運營期內每年現金流入量與同年現金流出量之間的差額所形成的序列指標。()
四、計算分析題
1. 某公司擬采購一批零件,供應商報價如下
(1)立即付款,價格為9630元
(2)30天內付款,價格為9750元
(3)31~60天內付款,價格為9870元
(4)61~90天內付款,價格為10000元。假設銀行短期貸款利率為15%,1年按360天計算。要求:計算放棄現金折扣的信用成本(比率),并確定對該公司最有利的付款日期和價格。
2. 某企業現有1000萬股普通股(全部發行在外),按規定可享受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年初,企業根據產品的市場需求,擬開發出一系列新產品,產品開發計劃兩年,科研部門提出技術開發費預算需500萬元,據預測,在不考慮技術開發費的前提下,企業第一年可實現稅前利潤200萬元,第二年可實現稅前利潤650萬元。假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且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預算安排不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進度,F有兩個投資方案可供選擇:方案1:第一年投資預算為300萬元,第二年投資預算為200萬元;方案2:第一年投資預算為100萬元,第二年投資預算為400萬元。要求
(1)分別計算兩個方案第一年繳納的所得稅
(2)分別計算兩個方案第二年繳納的所得稅
(3)從稅收管理的角度分析一下應該選擇哪個方案
(4)假設第二年末在討論股利分配方案時,有兩個選擇:甲方案是采用每10股送1股的股票股利分配政策,股票面值3元;乙方案是每股支付現金股利0.2元。請計算兩個方案股東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并從股東稅負的角度說明一下應該選擇的方案。
3.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有關資料如下:資料一:2010年3月31日股東權益項目構成如下:普通股4000萬股(全部發行在外,都是以前年度發行的),每股面值1元,股本合計4000萬元;資本公積500萬元;留存收益9500萬元,優先股股東權益1000萬元。公司實行穩定增長的股利政策,股利年增長率為5%。資料二:2010年4月1日,甲公司公布的2009年度分紅方案為:凡在2010年4月l5日前登記在冊的本公司股東,有權享有每股1.15元的現金股息分紅,除息日是2010年4月16日,享有本次股息分紅的股東可于5月16日領取股息。資料三:優先股股利為每年200萬元。要求
(1)假定5月17日普通股每股市價為23元,運用股利增長模型計算留存收益籌資成本。(2)假定甲公司額外又發放10%的股票股利,股票股利的金額按面值計算,并于2010年4月16日完成該分配方案,計算完成分紅方案后的普通股股數以及股東權益各項目的數額。(3)假定2010年3月31日甲公司回購了800萬股股票,2010年甲公司的凈利潤為8000萬元,計算2010年甲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
4. 為調整產品結構,東寶公司擬分兩階段投資建設一條生產線。該項目第一期計劃投資額為10億元,第二期計劃投資額為8億元,公司制定了發行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融資計劃。 經有關部門批準,公司于今年4月1日按面值發行了10億元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債券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1%(如果單獨按面值發行一般公司債券,票面年利率需要設定為7%),按年計息。同時,每張債券的認購人獲得公司派發的5份認股權證,權證總量為5000萬份,該認股權證為歐式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2:1(即2份認股權證可認購1股股票),行權價格為12元/股。認股權證存續期為24個月,行權期為認股權證存續期最后五個交易日(行權期間權證停止交易)。假定債券和認股權證發行當日即上市。 東寶公司今年年末股票總數為5億股(當年未增資擴股),當年實現凈利潤9億元。假定公司明年上半年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0元,上半年公司股價一直維持在每股10元左右。預計認股權證行權期截止前夕,每股認股權證價格將為1.5元(公司市盈率維持在25倍的水平)。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發行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后,今年可節約的利息支出
(2)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
(3)為實現第二次融資,股價應當達到的水平
(4)分析一下發行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主要風險
(5)說明一下為了實現第二次融資目標,應當采取的具體財務策略。
五、綜合題
1. 東方公司擬進行一項項目投資,現有甲、乙兩個可供選擇的互斥投資方案。已知相關資料如下:〔資料1〕已知甲方案的所得稅后凈現金流量為:NCF0=-500萬元,NCF1=-200萬元,NCF2=0萬元,NCF3~9=250萬元,NCF10=280萬元?偼顿Y收益率為25%,基準總投資收益率為20%!操Y料2〕已知乙方案在建設起點發生固定資產投資為210萬元,在建設期末發生無形資產投資為25萬元。建設期為1年。固定資產采用直線折舊法計提折舊,殘值為10萬元。流動資金投資情況為:投產第1年初投資15萬元;投產第2年初投資25萬元。假設項目所需資金全部為自有資金。項目投產后第1~5年每年預計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為40萬元,職工薪酬為30萬元,修理費為20萬元,其他費用為10萬元,每年折舊費為20萬元,無形資產攤銷額為5萬元;第6~10年每年預計外購原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為90萬元,每年折舊額為20萬元,無形資產攤銷額為0萬元。投資后第1~5年每年的稅前利潤為98.4萬元,第6~10年每年的稅前利潤為203.45萬元。項目投產后第1~5年每年預計營業收入為240萬元,第6~10年每年預計營業收入為390萬元,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城建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率為3%。該企業產品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5%。東方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所在行業的基準折現率為16%。乙方案的基準總投資收益率為20%。要求
(1)根據〔資料1〕,指出甲方案的建設期、運營期、項目計算期、原始投資。(2)根據〔資料2〕,計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標: ①固定資產原值; ②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合計、原始投資和項目總投資; ③投產后第1~5年每年的經營成本; ④投產后各年的應繳增值稅和消費稅; ⑤投產后各年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⑥建設期內各年的凈現金流量以及運營期內各年的稅后凈現金流量。(3)計算甲、乙方案的凈現值。(4)計算甲、乙方案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以及乙方案的總投資收益率。(5)評價甲、乙方案的財務可行性。(6)計算甲、乙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確定應該選擇哪個方案。已知:(P/F,16%,1)=0.8621, (P/A,16%,7)=4.0386,(P/F,16%,2)=0.7432 (P/F,16%,10)=0.2267,(P/A,16%,4)=2.7982,(P/F,16%,6)=0.4104 (P/F,16%,11)=0.1954,(P/A,16%,10)=4.8332,(P/A,16%,11)=5.0284
2. 某企業去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為1480萬元,流動負債為580萬元,長期負債為5400萬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為4200萬元。該企業去年的營業收入為5000萬元,營業凈利率為10%,總資產周轉次數為1.2次,按照平均數計算的權益乘數為2.4,凈利潤的80%分配給投資者。預計今年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0%,為此需要增加固定資產200萬元,增加無形資產100萬元,根據有關情況分析,企業流動資產項目和流動負債項目將隨營業收入同比例增減。假定該企業今年的營業凈利率和股利支付率與上年保持一致,該年度長期借款不發生變化;今年企業需要增加對外籌集的資金由投資者增加投入解決。要求
(1)計算今年需要增加的營運資金額
(2)預測今年需要增加對外籌集的資金額
(3)預測今年年末的流動資產總額、流動負債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和資產總額
(4)預測今年的流動資產周轉次數和總資產周轉次數
(5)預測今年的權益乘數(按照平均數計算)
(6)使用連環替代法依次分析總資產周轉次數和權益乘數的變動對今年權益凈利率的影響。[提示]流動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總資產周轉次數=銷售收入/總資產平均余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