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7 頁:綜合題 |
第 9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發(fā)行股票,股票可以自由轉讓和交易;權益總額平均劃分為相等的股份,股東的股權是用持有多少股份來表示的。選項C是有限責任公司的特點。(參見教材第3頁)
【該題針對“企業(yè)與企業(yè)財務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利潤最大化的缺點有:(1)沒有考慮利潤實現(xiàn)時間和資金時間價值;(2)沒有考慮風險問題;(3)沒有反映創(chuàng)造的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系;(4)可能會導致企業(yè)短期財務決策傾向,影響企業(yè)長遠發(fā)展。選項A、C、D都考慮了風險因素。(參見教材第5頁)
【該題針對“企業(yè)財務管理目標理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規(guī)避風險指的是當資產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不能由該項目可能獲得的利潤予以抵銷時,放棄該項目。規(guī)避風險的核心意思是“放棄”,因此,拒絕與不守信用的廠商業(yè)務往來屬于規(guī)避風險,即選項A的說法正確。減少風險主要有兩方面意思:一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fā)生;二是控制風險發(fā)生的頻率和降低風險損害程度。減少風險的核心意思是“減少”,采用多領域、多地域、多項目、多品種的投資可以分散風險,即降低風險,所以,屬于減少風險,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轉移風險是指企業(yè)以一定代價,采取某種方式,將風險損失轉嫁給他人承擔。轉移風險的核心意思是“轉嫁”,采取合資、聯(lián)營、聯(lián)合開發(fā)等措施可以實現(xiàn)風險共擔,因此,屬于轉移風險,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接受風險指的是風險由企業(yè)自己承受,有計劃地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意味著企業(yè)承認并接受壞賬風險,對壞賬風險進行合理的處置,所以,屬于接受風險。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43頁)
【該題針對“資產的風險及其衡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對于選項B,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企業(yè)內部生產、投資、物資、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職能部門具體負責本部門業(yè)務涉及的預算編制、執(zhí)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預算委員會或財務管理部門做好企業(yè)總預算的綜合平衡、協(xié)調、分析、控制與考核等工作。(參見教材62頁)
【該題針對“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間接籌資的基本方式是銀行借款,此外還有融資租賃等方式,發(fā)行債券是直接籌資,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按資金來源范圍不同,分為內部籌資和外部籌資,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短期籌資經常利用商業(yè)信用、短期借款、保理業(yè)務等方式,融資租賃是長期籌資經常采用的方式。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89-91頁)
【該題針對“籌資管理的主要內容”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直接租賃、售后回租和杠桿租賃是融資租賃的三種基本形式,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直接租賃是融資租賃的主要形式,選項B的說法正確;從出租人的角度看,杠桿租賃和其他租賃有區(qū)別,從承租人的角度來看,杠桿租賃與其他租賃形式并無區(qū)別。杠桿租賃的出租人只出購買資產所需的部分資金作為自己的投資,另外以該資產作為擔保向資金出借者借入其余資金。因此,它既是債權人又是債務人,用收取的租金償還貸款。如果出租人到期不能按期償還借款,資產所有權則轉移給資金的出借者,所以選項C、D的說法正確。(參見教材100-101頁)
【該題針對“融資租賃”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因為經營杠桿系數(shù)為2.5,所以銷售量增加10%,息稅前利潤將增加10%×2.5=25%,選項A的說法正確。由于總杠桿系數(shù)為3,所以如果銷售量增加10%,每股收益將增加10%×3=30%,選項C的說法正確。由于財務杠桿系數(shù)為3/2.5=1.2,所以息稅前利潤增加20%,每股收益將增加20%×1.2=24%,選項B的說法正確。由于總杠桿系數(shù)為3,所以每股收益增加10%,銷售量增加10%/3=3.33%,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135-139頁)
【該題針對“杠桿效應”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擁有大量固定資產的企業(yè)主要通過長期負債和發(fā)行股票籌集資金;擁有較多流動資產的企業(yè)更多地依賴流動負債融通資金,資產適用于抵押貸款的企業(yè)負債較多,以技術研發(fā)為主的企業(yè)則負債較少。(參見教材141-142頁)
【該題針對“資本結構”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債券的價值=1000×4%×(P/A,3%,3)+1000×(P/F,3%,3)=40×2.8286+1000×0.9151=1028.24(元)。(參見教材180頁)
【該題針對“債券投資”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凈現(xiàn)值法能靈活地考慮投資風險。但采用的貼現(xiàn)率不易確定。所以,選項A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159頁)
【該題針對“凈現(xiàn)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影響內含報酬率的因素包括:投資項目的原始投資、現(xiàn)金流量、有效年限,不包括投資項目的資本成本,故選D。(參見教材162頁)
【該題針對“內含報酬率”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逾期總額占應收賬款逾期金額總額比重居中,且占客戶總額比重居中,為B類客戶。對B類客戶,可以多發(fā)幾封信函催收,或打電話催收。(參見教材215頁)
【該題針對“應收賬款的監(jiān)控”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無追索權保理是指保理商將銷售合同完全買斷,并承擔全部的收款風險。(參見教材217頁)
【該題針對“應收賬款日常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相對于發(fā)行公司債券而言,發(fā)行短期融資券的籌資成本較低。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232頁)
【該題針對“短期融資券”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實際可供使用的借款=2000×(1-10%-8%),實際支付的年利息=2000×8%,所以,實際利率=2000×8%/[2000×(1-10%-8%)]=8%/(1-10%-8%)×100%=9.76%。(參見教材230-231頁)
【該題針對“短期借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預防性需求是指企業(yè)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現(xiàn)金,以應付突發(fā)事件。這種突發(fā)事件可能是社會經濟環(huán)境變化,也可能是企業(yè)的某大客戶違約導致企業(yè)突發(fā)性償付等。(參見教材195頁)
【該題針對“持有現(xiàn)金的動機”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多種產品量本利分析的主要產品法下,固定成本主要由主要產品負擔,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主要產品法分析的結果往往存在一些誤差,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圍內,不會影響決策的正確性,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主要產品計算方法與單一品種的量本利分析相同,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251頁)
【該題針對“多種產品量本利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可以表示邊際貢獻的數(shù)值”是邊際貢獻式量本利分析圖的優(yōu)點,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參見教材246-247頁)
【該題針對“單一產品量本利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材料價格差異的形成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較為復雜,如市場價格、供貨廠商、運輸方式、采購批量等等的變動,都可以導致材料的價格差異。(參見教材264頁)
【該題針對“成本差異的計算及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投資中心必然是利潤中心,但利潤中心并不都是投資中心。(參見教材279頁)
【該題針對“責任成本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單位A產品價格=(500000/15000+50)/(1-5%)=87.72(元)。(參見教材296頁)
【該題針對“銷售定價管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證券市場上,股票回購的動機主要有以下幾點:(1)現(xiàn)金股利的替代;(2)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3)傳遞公司信息;(4)基于控制權的考慮。(參見教材312-313頁)
【該題針對“股票分割與股票回購”知識點進行考核】
2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流動比率大于1,說明流動資產大于流動負債,而借入一筆短期借款,將導致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等額增加,流動負債增長率大于流動資產增長率,因此流動比率會降低。(參見教材326頁)
【該題針對“償債能力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2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經營凈收益=凈利潤-非經營凈收益。(參見教材340-341頁)
【該題針對“現(xiàn)金流量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2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是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中管理層對本企業(yè)過去經營狀況的評價分析以及對企業(yè)未來分析趨勢的前瞻性判斷,是對企業(yè)財務報表中所描述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解釋,是對經營中固有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揭示,同時也是對企業(yè)未來發(fā)展前景的預期。“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主要包括兩部分:報告期間經營業(yè)績變動的解釋、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前瞻性信息。(參見教材346、347頁)
【該題針對“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