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三、判斷題
1.從時間上看,責任預算的編制在先,其次是責任報告,最后才進行業績考核。 ( )
【答案】√
【解析】因為責任報告既要包括責任預算的內容又反映實際預算的執行結果,業績考核必須以責任報告提供的信息為依據。
2.按照財務控制的內容,可分為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兩類,一般控制直接作用于財務活動。( )
【答案】×
【解析】按照財務控制的內容,可分為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兩類,應用控制是指作用于企業財務活動的具體控制。
3.為了體現公平性原則,所采用的內部轉移價格雙方必須一致,否則將有失公正。 ( )
【答案】×
【解析】采用內部轉移價格主要是為了考核、評價責任中心的業績,并不強求各中心的轉移價格完全一致,可分別選用對不同責任中心最有利的價格為計價依據。
4.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計算公式中的工時必須是人工工時。 ( )
【答案】×
【解析】也可選用機器工時等。
5.有利差異是指因實際成本低于標準成本而形成的節約差, 有利差異越大越好。 ( )
【答案】×
【解析】有利差異是指因實際成本低于標準成本而形成的節約差。不利差異則指因實際成本高于標準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這里的有利與不利是相對的,并不是有利差異越大越好。例如,不能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異,而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6.在集權組織形式下,編制責任預算和責任報告的程序是自上而下;在分權組織形式下,編制責任預算和責任報告的程序則是自下而上。 ( )
【答案】×
【解析】在集權組織形式下,編制責任預算的程序通常是自上而下;在分權組織形式下,編制責任預算的程序通常是自下而上。但無論在什么形式下,責任報告都是自下而上編報的。
7.利潤中心對成本的控制是聯系著收入進行的,它強調絕對成本的節約。 ( )
【答案】×
【解析】利潤中心是指既對成本負責又對收入和利潤負責的區域,它不僅要絕對地降低成本,而且更要尋求收入的增長,并使之超過成本的增長。換言之,利潤中心對成本的控制是聯系著收入進行的,它強調相對成本的節約。
8.企業職工個人不能構成責任實體,因而不能成為責任控制體系中的成本中心。 ( )
【答案】×
【解析】成本中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甚至個人也能成為成本中心。
9.只要制定出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就可以將企業大多數生產半成品或提供勞務的成本中心改造成自然利潤中心。 ( )
【答案】×
【解析】應是可以改造為人為利潤中心。因為自然利潤中心必須是直接面對市場對外銷售產品而取得收入。
10.對一個企業而言,變動成本和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而固定成本和間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 )
【答案】×
【解析】成本的可控與否與責任中心的權利層次有關。對一個企業而言,幾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對一個成本中心來說,一般來說,變動成本和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而固定成本和間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但也不是絕對的。
11.最基層的成本中心只應就其經營的可控成本向其上層成本中心負責,上層的成本中心只應就其本身的可控成本向利潤中心負責。 ( )
【答案】×
【解析】最基層的成本中心應就其經營的可控成本向其上層成本中心負責,上層的成本中心應就其本身的可控成本和下層轉來的責任成本一并向利潤中心負責。利潤中心應就其本身經營的收入、成本(含下層轉來成本)和利潤(或邊際貢獻)向投資中心負責;投資中心最終就其經營管理的投資利潤率和剩余收益向總經理和董事會負責。
12.責任成本的內部結轉又稱責任轉賬,是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于因不同原因造成的各種經濟損失,由承擔損失的責任中心對實際發生或發現損失的責任中心進行損失賠償的賬務處理過程。 ( )
【答案】√
【解析】本題考核的是責任轉賬(責任成本的內部結轉)的含義。
13.作業成本法是成本控制中應用最為廣泛和有效的一種成本控制的方法。 ( )
【答案】×
【解析】標準成本法是成本控制中應用最為廣泛和有效的一種成本控制的方法,也稱為標準成本控制、標準成本制度、標準成本會計。(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