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7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1 頁:判斷題答案 |
12、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仲裁機構。仲裁委員會可以在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設立,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仲裁委員會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委員會之間也沒有隸屬關系。
【該題針對“仲裁機構和仲裁協議”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仲裁的適用范圍。根據《仲裁法》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糾紛可以仲裁,而對于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則不能仲裁。
【該題針對“仲裁的適用范圍和基本原則”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律關系的客體范圍。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物、非物質財富、行為、人身。選項A不為人類所控制,所以不屬于法律關系的客體;選項B、C 屬于法律關系客體中的物,選項D屬于法律關系客體中的非物質財富。
【該題針對“法律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該題針對“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知識點進行考核】
16、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在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宏觀經濟調控關系和市場規制關系。選項D的人身非財產關系不屬于經濟法律關系。
【該題針對“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知識點進行考核】
17、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的形式。
【該題針對“法的形式”知識點進行考核】
18、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經濟法律事實。法律行為,是指以法律關系主體意志為轉移,能夠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人們有意識的活動。選項B、C中的客觀事實不為法律規范所規定,不能引起任何法律后果。
【該題針對“法律事實”知識點進行考核】
19、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律行為的分類。根據行為的表現不同,法律行為分為積極行為與消極行為;根據行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實質要件將法律行為分為要式法律行為和非要式法律行為。
【該題針對“法律事實”知識點進行考核】
20、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律關系的主體。
【該題針對“法律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21、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的本質與特征。法是統治階級國家意志的體現,不是全社會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
【該題針對“法的本質和特征”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