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 B
【答案解析】 10日單價:(1000+20800)/(20+400)=51.90(元);15日銷售成本:380×51.90=19722(元);20日單價:(2078+26500)/(40+500)=52.92(元);25日銷售成本:400×52.92=21168(元);月末結存額:2078+26500-21168=7410(元)。
【答疑編號14702】
2.【答案】 A
【答案解析】 將現金存入銀行和從銀行提取現金,都應該編制付款憑證。
【答疑編號14698】
3.【答案】 B
【答案解析】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將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余額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答疑編號14696】
4.【答案】 D
【答案解析】 3月10日發出材料成本為200*200+200*180=76000元;3月27日發出材料成本為100*180+250*220=73000元;則A材料月末賬面余額為(400-250)*220=33000元,因此答案應該選D。
【答疑編號14693】
5.【答案】 B
【答案解析】 對于持續一段時間但在同一會計期間內開始并完成的勞務,企業應在為提供勞務發生相關支出時,借記“勞務成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勞務完成確認勞務收入時,按確定的收入金額,借記“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同時,結轉相關勞務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勞務成本”科目。
【答疑編號14695】
6.【答案】 C
【答案解析】 跨年度勞務,結果可以可靠估計,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應確認的收入=30×60%=18萬元。
【答疑編號14691】
7.【答案】 C
【答案解析】 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計算加權平均單價,比較簡單,有利于簡化成本計算工作,但由于平時無法從賬上提供發出和結存的單價及金額,由此,不利于存貨成本日常管理與控制。
【答疑編號14686】
8.【答案】 B
【答案解析】 對現金折扣采用總價法進行會計處理,應收賬款入賬時不扣除現金折扣,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答疑編號14701】
9.【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的考核點是售價金額核算法。成本售價率 =(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100%=(21+31)÷(30+50)×100%=65%,期末存貨成本 = 期末存貨售價總額×成本售價率 = [(30+50)-60]×65%=13(萬元)。
【答疑編號14687】
10.【答案】 A
【答案解析】 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企業基于產品價格等因素的考慮,可能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如果這些資產均符合固定資產的定義,并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則應將各項資產單獨確認為固定資產,并按各項固定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
【答疑編號14689】
相關推薦:2009年會計職稱考試各科目考前密押5套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