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黃海公司發現2007年度漏記某項生產設備折舊費用200萬元,金額較大。至2007年12月31日,該生產設備生產的已完工產品尚未對外銷售。
(2)為執行《企業會計準則》,2008年1月1日,黃海公司進行如下會計政策變更:
、賹⑺枚惖暮怂惴椒ㄓ蓱抖惪罘ǜ臑橘Y產負債表債務法;
、跒楹藢嵸Y產價值,解決不良資產問題,該企業對資產進行清查核實。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黃海公司對有關資產的期末計量方法作如下變更:第一,對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其成本的部分,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第二,對有跡象表明其可能發生減值的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如果預計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黃海公司有關資產的情況如下:
1)2007年末,存貨總成本為6 000萬元,其中,完工產品(計算機)的總成本為5 000萬元,庫存原材料總成本為1 000萬元。
完工計算機每臺單位成本為0.5萬元,共10 000臺,其中6000臺訂有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2007年末,該公司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確定的每臺銷售價格為0.62萬元,其余計算機每臺銷售價格為0.56萬元;估計銷售每臺計算機將發生銷售費用及稅金為0.10萬元。
由于計算機行業產品更新速度很快,市場需求變化較大,黃海公司計劃自2008年1月起生產內存更大和運行速度更快的新型計算機,因此,黃海公司擬將庫存原材料全部出售。經過合理估計,該庫存原材料的市場價格總額為1 050萬元,有關銷售費用和稅金總額為100萬元。
2)2007年末資產負債表中的3 000萬元長期股權投資,系黃海公司2004年7月購入的對乙公司的股權投資。黃海公司對該項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由于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需求大幅度減少,乙公司2007年當年發生嚴重虧損。如果此時將該項投資出售,預計出售價格為2 000萬元,與出售投資相關的費用及稅金為200萬元;如果繼續持有該項投資,預計在持有期間和處置投資時形成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總額為1 700萬元。
3)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黃海公司計劃自2008年1月起生產內存更大和運行速度更快的新型計算機,并重新購置新設備替代某項制造計算機的主要設備。該設備系2003年12月購入,其原價為1 25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50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經減值測試,該設備2007年末預計的可收回金額為480萬元。
4)無形資產中有一項專利權已被新技術取代,使其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響。該專利技術2007年12月31日的攤余價值為1 000萬元,銷售凈價為70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690萬元。
5)除上述資產外,其他資產沒有發生減值。
假定除上述資產減值準備作為暫時性差異外,無其他暫時性差異。
(3)2008年7月1日,黃海公司對A設備的折舊方法、B設備的折舊年限和凈殘值作了如下變更:
、勹b于A設備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發生變化,將A設備的折舊方法由年限平均法變更為年數總和法。A設備系公司2007年6月購入并投入使用,入賬價值為155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50萬元。該設備用于公司行政管理。
、阼b于更為先進的技術被采用,經董事會決議批準,決定將B設備的使用年限由10年縮短至6年,預計凈殘值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B設備系2006年12月購入,并于當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門使用,入賬價值為21 000萬元;購入當時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1 000萬元。
要求:
(1)對資料(1)中的會計差錯進行更正處理。
(2)對資料(2)中黃海公司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進行的會計政策變更,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并進行賬務處理。
(3)根據資料(3)中的會計估計變更,計算會計估計變更對當年凈利潤的影響數及當年的折舊額。
相關推薦:2011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預習講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