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押題試卷 |
第 9 頁:答案及解析 |
2、A股份有限公司(本題下稱“A公司”)為上市公司,為實現生產經營的互補,發生如下投資業務:
(1)A公司對B公司投資資料如下:
①2010年1月1日,A公司以當日向B公司原股東發行的1 000萬普通股及一項生產設備作為對價,取得B公司80%的股權。A公司所發行普通股的每股面值為1元,每股市價為3元;該項固定資產系2009年購入的,賬面原價為350萬元,已提折舊150萬元,投資日公允價值為240萬元。
②在合并前,A公司與B公司不具有關聯方關系。
③2010年1月1日,B公司所有者權益總額為3 500萬元,其中股本為2600萬元,資本公積為100萬元,盈余公積為8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720萬元。經評估,B公司除一項管理用固定資產和一批存貨(甲商品)外,其余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均相等。2010年1月1日,B公司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800萬元,公允價值為900萬元,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10年,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該批存貨的賬面價值為200萬元,公允價值為350萬元。
④A公司在合并過程中,為對B公司的資產進行評估,支付評估費用19.2萬元,為發行上述股票,向券商支付傭金、手續費等共計100萬元。
⑤B公司2010年度實現凈利潤586萬元,提取盈余公積58.6萬元;2010年宣告分派2009年現金股利100萬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增加資本公積的金額為30萬元(已扣除所得稅影響)。2011年實現凈利潤512萬元,提取盈余公積51.2萬元,2011年宣告分派2010年現金股利110萬元。2011年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引起資本公積發生變動。
⑥B公司2010年1月1日留存的甲商品在2010年售出40%,剩余部分在2011年全部售出。
⑦A公司與B公司的內部交易資料如下:
A公司2010年銷售100件A產品給B公司,每件售價5萬元,每件成本3萬元,B公司2010年對外銷售A產品60件,每件售價6萬元。B公司2011年對外銷售A產品40件,每件售價6萬元。
A公司2010年6月20日出售一件產品給B公司,產品售價為100萬元,增值稅為17萬元,成本為60萬元,B公司購入后作管理用固定資產入賬,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直線法提折舊。
2010年1月1日,A公司與B公司之間不存在應收應付賬款;截至2010年12月31日,A公司向B公司銷售A產品的全部賬款已收存銀行,A公司應收B公司賬款的余額為117萬元,A公司對其計提了壞賬準備10萬元;2011年12月31日,應收B公司賬款的余額仍為117萬元,A公司對其補提壞賬15萬元。
(2)A公司對D公司投資資料如下:
①2010年1月2日,A公司支付450萬元,取得D公司40%的股權,取得投資時D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均為1 000萬元。取得該項股權后,A公司對D公司具有重大影響。
②2010年2月,D公司將其生產的一批產品銷售給A公司,售價為200萬元,成本為100萬元。至2010年12月31日,該批產品已向外部獨立第三方銷售30%。至2011年末全部實現對外出售。
③2010年3月,A公司出售一批商品給D公司,商品成本為300萬元,售價為500萬元,至2010年末,D公司從A公司購入商品未出售給外部獨立的第三方。至2011年末全部實現對外銷售。
④D公司2010年度實現凈利潤870萬元,2011年度實現凈利潤630萬元。
(3)其他有關資料如下:
①A公司、B公司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所得稅稅率均為25%,不考慮增值稅、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
②該項企業合并屬于應稅合并。
③A公司和B公司均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要求:
(1)編制A公司在2010年1月1日投資B公司時及持有期間有關現金股利的會計分錄;
(2)計算確定A公司對D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在2010年和2011年底應確認的投資收益,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3)編制A公司2010年12月31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調整抵銷分錄(含對A公司、D公司之間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銷分錄);
(4)編制A公司2011年12月31日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調整抵銷分錄(含對A公司、D公司之間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銷分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