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81-100題 |
第 2 頁:第101-120題 |
第 3 頁:第121-140題 |
第 4 頁:第141-160題 |
第 5 頁:第81-100題答案 |
第 6 頁:第101-120題答案 |
第 7 頁:第121-140題答案 |
第 8 頁:第141-1600題答案 |
101. A公司與B公司進行債務重組,重組協議規定,就應收B公司賬款100萬元,B公司以一批商品抵償債務。商品的成本為60萬元,計稅價(公允價值)為8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商品已交給甲公司。則B公司在該債務重組中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金額為( )萬元。
A.6.4
B.30
C.0
D.22.5
102. 一般情況下,債務人以現金清償某項債務的,則債權人應將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與收到現金之間的差額,計入( )。
A.營業外收入
B.管理費用
C.資本公積
D.營業外支出
103. 債務人(股份有限公司)以現金、非現金資產、將債務轉為資本并附或有條件等方式的組合清償某項債務,則該事項中,不會影響債務人當期損益的是( )。
A.或有應付金額
B.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債權人因重組享有股權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
C.抵債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D.債權人因重組享有股權的公允價值與債務人確認的實收資本之間的差額
104. 下列各項中,能夠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的是( )。
A.債務人發行的可轉換債券按正常條件轉換為股權
B.債務人破產清算時以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
C.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以一項價值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固定資產抵償債務
D.債務人借入新債以償還舊債
105. 甲公司有一筆應收乙公司的賬款150 000元,由于乙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無法按時支付,雙方協商進行債務重組。重組協議規定,乙公司以其持有的丙上市公司10 000股普通股抵償該賬款。甲公司對該應收賬款已計提壞賬準備9 000元。債務重組日,丙公司股票市價為每股11.5元,相關債務重組手續辦理完畢。假定不考慮相關稅費。債務重組日,甲公司應確認的債務重組損失和乙公司應確認的債務重組利得分別為( )元。
A.26 000和26 000
B.26 000和35 000
C.35 000和26 000
D.35 000和35 000
106. 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折價發行4年期,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公司債券,債券面值為1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10%,發行價格為90萬元。債券折價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假定實際利率是12%。該債券2011年度確認的利息費用為( )萬元。
A.6.5
B.10
C.10.8
D.7.5
107. 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發行面值總額為1 000萬元,期限為5年的債券,該債券票面年利率為6%,每年年初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發行價格總額為1 043.27萬元,利息調整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實際利率為5%。2011年12月31日,該應付債券的賬面余額為( )萬元。
A.1 000
B.1 060
C.1 035.43
D.1 095.43
108. 恒通公司2010年1月1日發行3年期面值為7 500萬元的債券,票面年利率為6%,公司按7 916萬元的價格溢價出售,實際利率為4%,如果公司每年計息一次并按實際利率法攤銷,恒通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確認利息費用為( )萬元。
A.321.97
B.311.31
C.133.36
D.234
109.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按面值發行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還本,面值總額為10 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實際利率為6%。債券包含的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為9 465.40萬元。甲公司按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費用。甲公司發行此項債券時應確認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金額為( )萬元。
A.0
B.534.60
C.267.3
D.9 800
110.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溢價發行三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該債券于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還本,面值總額為15 000萬元,發行價格16 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實際利率為6%,發行費用100萬元,甲公司按實際利率法確認利息費用。甲公司發行此項債券時應確認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和“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的金額分別為( )萬元。
A.1 690.64和890.64
B.1 790.64和990.64
C.1 690.64和990.64
D.1 790.64和890.64
111. A公司從B公司融資租入一條生產線,其原賬面價值為430萬元,租賃開始日公允價值為410萬元,按出租人的內含利率折現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420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為500萬元,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為10萬元。則在租賃開始日,A公司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未確認融資費用分別是( )萬元。
A.420,80
B.410,100
C.420,90
D.430,80
112. 關于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匯兌差額,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成本
B.在資本化期間內,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匯兌差額的計算不與資產支出相掛鉤
C.專門借款發生的輔助費用,在所購建或者生產的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或者可銷售狀態之前發生的,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予以資本化,計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成本
D.專門借款發生的輔助費用,在計算其資本化金額時應與資產支出相掛鉤
113. 某企業于2010年1月1日開工建造一項固定資產,該企業為建造該固定資產于2009年12月1日專門借入一筆款項,本金為1000萬元,年利率為9%,期限為2年。該企業另借入兩筆一般借款:第一筆為2010年1月1日借入的800萬元,借款年利率為8%,期限為2年;第二筆為2010年7月1日借入的500萬元,借款年利率為6%,期限為3年;2010年12月31日該固定資產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該企業2010年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占用的一般借款所使用的資本化率為( )。(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小數)
A.7.00%
B.7.52%
C.6.80%
D.6.89%
114. 甲公司融資租入一臺設備,其原賬面價值為215萬元,租賃開始日公允價值為205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為250萬元,按出租人的內含利率折現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210萬元,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為5萬元。則在租賃開始日,甲公司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未確認融資費用分別是( )萬元。
A.210,45
B.205,50
C.210,40
D.215,40
115. 2×10年3月1日,A公司取得3年期專門借款1 000萬元直接用于當日開工建造的辦公樓,年利率為8.4%。2×10年累計發生建造支出800萬元,2×11年1月1日,該公司又取得一般借款1 500萬元,年利率為7%,當天發生建造支出500萬元,上述支出均以借入款項支付(A公司無其他一般借款)。該工程項目于2×11年5月1日至2×11年8月31日發生非正常中斷,工程于2×11年年末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則2×11年借款費用的資本化金額為( )萬元。
A.70
B.25.2
C.98
D.105
116. 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下列關于股份支付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股份支付的確認和計量,應當以真實、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協議為基礎,該協議應當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B.以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提供的服務,應當按照所授予的權益工具或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費用
C.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企業在可行權日之后不再確認成本費用的增加,負債(應付職工薪酬)公允價值的變動應當計入當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D.附行權條件的股份支付,應當在授予日予以確認
117. 甲公司為一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權,這些職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即可以5元每股購買100股甲公司股票,從而獲益。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30元。至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估計的100名管理人員的離開比例為10%。假設剩余90名職員在2012年12月31日全部行權,甲公司股票面值為1元。則計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的金額為( )元。
A.36 000
B.300 000
C.306 000
D.291 000
118. 2009年1月1日,甲企業為其12名銷售人員每人授予400份股票期權:第一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銷售業績增長率達到20%;第二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銷售業績兩年平均增長16%;第三年年末的可行權條件為銷售業績三年平均增長10%。每份期權在2009年1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30元。2009年12月31日,銷售業績增長了18%,同時有2名銷售人員離開,企業預計2010年將以同樣速度增長,因此預計將于2010年12月31日可行權。另外,企業預計2010年將有3名銷售人員離開企業。2010年12月31日,企業凈利潤僅增長了12%,因此未達到可行權狀態。2010年,實際有2名銷售人員離開,預計第三年將有1名銷售人員離開企業。2011年12月31日,企業凈利潤增長了12%,因此達到可行權狀態。當年有3名銷售人員離開。則2011年企業應該確認的費用為( )元。
A.4 000
B.30 000
C.7 000
D.9 000
119. 2009年12月20日,經股東大會批準,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員每人授予2萬份股票期權。根據股份支付協議的規定,這些高管人員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公司連續服務滿3年,每人即可于2012年12月31日無償獲得2萬股甲公司普通股股票。每份期權在2009年12月20日的公允價值為12元,2009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格為15元。在等待期內,甲公司沒有高管人員離開公司。2012年12月31日,高管人員全部行權。當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場價格為每股13.5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則甲公司因高管人員行權增加的股本溢價金額是( )。
A.-2 000萬元
B.0
C.2 200萬元
D.2 400萬元
120. 2009年1月1日,某上市公司向100名高級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 000份股票期權,條件是自授予日起在該公司連續服務3年,允許以4元/股的價格行權。授予日公司股票價格為8元/股,預計3年后價格為12元/股,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9元/份。上述高級管理人員在第一年有10人離職,公司在2009年12月31日預計3年中離職人員的比例將達20%;第二年有4人離職,公司將離職比例修正為15%;第三年有6人離職。上述股份支付交易,公司在2011年利潤表中應確認的相關費用為( )萬元。
A.720
B.200
C.210
D.280
年份 | 計 算 | 當期費用 | 累計費用 |
2009 | 100×1×(1-20%)×9×1/3 | 240 | 240 |
2010 | 100×1×(1-15%)×9×2/3-240 | 270 | 510 |
2011 | 80×1×9-510 | 210 | 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