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解析 |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BCD
【解析】對于分期付息、一次還本的長期借款,應于資產負債表日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長期借款的利息,借記“在建工程”、“制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而“應付利息”是確認應付未付利息費用的時候可能貸記的科目,選項A不正確。
2.
【答案】CD
【解析】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發生的發行費用應在權益成分和負債成分之間進行分攤,負債部分承擔的發行費用記入“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選項C表述不正確;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應記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核算,選項D表述不正確。
3.
【答案】ABCD
【解析】2013年1月1日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負債成分的公允價值=5000×0.6499+5000×6%×3.8897=4416.41(萬元);權益成分的公允價值=5000-4416.41=583.59(萬元);2013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利息費用=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4416.41×9%=397.48(萬元),利息調整攤銷額=397.48-5000×6%=97.48(萬元)。
4.
【答案】ACD
【解析】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價預計遠低于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時,租賃才被認定為融資租賃,選項B不正確。
5.
【答案】ACD
【解析】企業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未確認融資費用,借記“財務費用”、“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科目,貸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而不是直線法,選項B不正確。
6.
【答案】ABC
【解析】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入賬價值的,應當重新計算分攤率。該分攤率是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于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折現率。
7.
【答案】ABCD
8.
【答案】ABC
【解析】計提在建工程人員工資未發生資產支出,選項D不正確。
9.
【答案】ABC
【解析】購建或者生產的資產的各部分分別完工,但必須等到整體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可對外銷售的,應當在該資產整體完工時停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10.
【答案】ABD
【解析】在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內,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入的外幣借款所產生的匯兌差額,是購建固定資產的一項代價,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除外幣專門借款之外的其他外幣借款本金及其利息所產生的匯兌差額應當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因此,選項C不正確。
11.
【答案】ABC
【解析】資本化區間內外幣借款,只有專門借款的外幣本金和利息的匯兌差額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外幣一般借款的本金和利息的匯兌差額一律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選項D不正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