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解析 |
五、綜合題
1.
【答案】
(1)
①取得對甲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 8300
管理費用 6
貸:股本 5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7800(16.6×500-500)
銀行存款 6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②取得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1500
貸:銀行存款 1400
營業外收入 100
(2)
①事項(1)中①、③和④處理正確,②和⑤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內部交易的存貨已經全部實現對外銷售,抵銷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的金額均為2000萬元,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的抵銷金額應為2340萬元,資產減值損失的抵銷金額為20萬元,抵銷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金額為5萬元。抵銷分錄為:
借:營業收入 2000
貸:營業成本 2000
借:應付賬款 2340
貸:應收賬款 2340
借: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20
貸:資產減值損失 20
借:所得稅費用 5(20×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5
②事項(2)中①和②處理正確,③和④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因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而需要將多計提的折舊進行抵銷,最終因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而非抵銷。所以正確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收入 600
貸:營業成本 400
固定資產——原價 20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10(200/10/2)
貸:管理費用 1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47.5[(200-10)×25%]
貸:所得稅費用 47.5
故應抵銷固定資產=200-10=190(萬元);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47.5萬元。
③事項(3)中①、②和③會計處理正確,④會計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因未實現內部交易收益的存在,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比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高225萬元(250-25),所以對應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56.25萬元(225×25%),而非抵銷。所以,正確的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外收入 250(400-300÷10×5)
貸:無形資產——原價 250
借: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25(250÷5÷2)
貸:管理費用 25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56.25
貸:所得稅費用 56.25
(4)①、②和③的會計處理均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乙公司向新華公司銷售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為(800-600)×(1-60%)×30%=24(萬元),且為逆流銷售,則在新華公司與其子公司的合并財務報表中的會計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24
貸:存貨 24
注:這里的合并財務報表,指的是新華公司與其子公司之間的合并財務報表,不是與乙公司的合并財務報表,因為重大影響,是不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