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計算分析題(本類題共2小題。第1小題12分,第2小題10分,共22分,凡要求計算的項目,除特別說明外,均須列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出現小數的,均保留小數點后兩住。)
36
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乙公司2011年至2013年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業務資料如下:
(1)2011年12月1日,乙公司購入一條需要安裝的生產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生產線購買價款為1000萬元,增值稅額為170萬元;另發生保險費3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
(2)2011年12月1日,乙公司開始以自營方式安裝該生產線。安裝期間領用生產用原材料實際成本為12萬元,發生安裝工人工資5萬元,沒有發生其他相關稅費。領用的原材料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3)2011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于當日投入使用。該生產線預計使用年限為6年,預計凈殘值為12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4)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對該生產線進行檢查時發現其已經發生減值。乙公司預計該生產線未來5年現金流量的現值為708萬元;該生產線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600萬元。該生產線的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8萬元,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5)2013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對該生產線進行改良。當日,該生產線停止使用,開始進行改良。在改良過程中,乙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工程總價款122萬元。
(6)2013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驗收合格并于當日投入使用。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8年,預計凈殘值為1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013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未發生減值。
要求:
(1)編制乙公司2011年12月1日購入該生產線的會計分錄。
(2)編制乙公司2011年12月與安裝該生產線相關的會計分錄。
(3)編制乙公司2011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會計分錄。
(4)計算2012年度該生產線應計提的折舊額。
(5)計算2012年12月31日該生產線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并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
(6)編制2013年6月30日該生產線轉入改良時的會計分錄。
(7)計算2013年8月20日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該生產線的成本及2013年度該生產線改良后計提的折舊額。
(答案中涉及“應交稅費”科目,必須寫出其相應的明細科目及專欄名稱)
參考解析:
【答案】
(1)借:在建工程100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增值稅額)170
貸:銀行存款1173
(2)借:在建工程17
貸:原材料12
應付職工薪酬5
(3)借:固定資產1020
貸:在建工程1020
(4)2012年該生產線應計提的折舊額=(1020-12)/6=168(萬元)。
(5)2012年12月31日生產線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708萬元,而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600萬元,所以,該生產線可收回金額為二者較高者即708萬元;其計提減值準備前賬面價值=1020-168=852(萬元),高于可收回金額,故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852-708=144(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144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44
(6)2013年6月30日改良前該生產線累計計提的折舊額=168+(708-8)/5×1/2=238(萬元)。
借:在建工程638
累計折舊238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44
貸:固定資產1020
(7)改良后該生產線成本=638+122=760(萬元)。
2013年度改良后應計提折舊額=(760—10)/8×4/12=31.25(萬元)。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