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指期貨呢?它是一種以股票價格指數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合約,即以股票市場的股價指數為交易標的物,由交易雙方訂立的、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按約定價格進行股價指數交易的一種標準化合約。除具有標準化合約、杠桿機制、集中交易、對沖機制、每日無負債結算等期貨交易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自身一些特點。例如,股指期貨標的物為相應的股票價格指數、報價單位以指數點計、采用現金交割方式等。
自美國堪薩斯交易所(KCTB)于1982年推出價值線指數期貨以來,股指期貨得到迅速發展。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截至2005年底,在29個國家/地區有32家交易所至少有一個以上股指期貨品種在掛牌交易。在2005年全球期貨合約39.61億張的成交量中,股指期貨穩居第二,占全球期貨交易量的22.2%,僅次于利率期貨(53.17%)。
股指期貨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股指期貨的孕育和產生階段(1977-1982年)、股指期貨的成長階段(1983-1987年)、股指期貨的停滯階段(1988-1989年)、股指期貨的快速發展階段(1990-至今)。
20世紀70年代,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增加了風險的和傳播渠道,放大了風險的影響和后果,全球商品和資產的價格波幅加劇,金融危機頻頻發生。與此同時,西方各國受石油危機影響,經濟發展不穩,利率、匯率波動頻繁,通貨膨脹加劇,股市一片蕭條。美國道•瓊斯指數跌至1700點,跌幅甚至超過了20世紀30年代金融風暴時期的一倍。股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投資者對股票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非常強烈。
1982年2月24日,KCBT正式推出了價值線股指期貨合約。2個月后,CME推出了標準普爾500(S&P500)股指期貨合約,同年5月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上市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期貨。在股指期貨交易開展初期,由于投資者對這一投資工具的特性缺乏了解,交易比較清淡,價格走勢不穩,常出現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間基差較大的現象。
隨著市場發展,股指期貨逐漸為投資者所了解和加以應用,其功能在這一時期內逐步被認同,交易也日漸活躍,并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了發展,從而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貨交易熱潮。這一時期股指期貨的高速發展主要得益于市場效率的提高,期貨市場的高流動性、高效率、低成本的特點完全顯現,大部分股市投資者已開始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并熟練運用這一工具對沖風險和謀取價差。一些更復雜的動態交易模式也日益流行。
1987年10月19日,美國華爾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從而引發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風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一些人認為,這次股災的罪魁禍首是股指期貨,包括著名的《布萊迪報告》以及后來得名的“瀑布理論”。盡管事后證明,沒有證據表明是期貨市場的過錯,但是股指期貨市場還是受到了重創,交易量不斷下降。這次股災也使市場管理者充分認識到股指期貨的“雙刃”作用,進一步加強了對股指期貨交易的風險監管和制度規范,出臺了許多防范股市大跌的應對措施。例如,期貨交易所則制訂出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限制,借以穩定市場發生劇烈波動時投資者的恐慌心理。這些措施在后來股指的小幅振蕩中起到重要作用,保證了股指期貨市場的持續平穩運行,為20世紀90年代股指期貨的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有關股指期貨的爭議逐漸消失,規章制度得以完善,投資行為更為理智。特別是隨著全球證券市場的迅猛發展,國際投資日益廣泛,投資者對股票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猛增,使得近十幾年來無論是市場經濟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國家,股指期貨交易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并逐步形成了包括股票期貨、期權和股指期貨、期權在內的完整的股票衍生品市場體系。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尤其是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利率、匯率的市場化使得各金融機構對期貨等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強烈。與此同時,我國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順利推進,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券商和期貨公司內控日益規范,機構投資者力量日漸壯大,證券、期貨市場的法律法規環境更加完善,資本市場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些都為股指期貨的上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我國商品期貨市場十多年的發展則為股指期貨的平穩運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理由相信,股指期貨的上市將不僅僅在我國期貨市場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而且對于豐富投資組合、提升市場流動性、維護我國金融體系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 股指期貨交易與股票交易的不同
1.股指期貨可以進行賣空交易。
股票賣空交易的一個先決條件是必須首先從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數量的股票。國外對于股票賣空交易的進行設有較嚴格的條件, 而進行指數期貨交易則不然。實際上有半數以上的指數期貨交易中都包括擁有賣空的交易頭寸。對投資者而言,做空機制最富有魅力之處是,當預期未來股市的總體趨勢將呈下跌態勢時,投資人可以主動出擊而非被動等待股市見底,使投資人在下跌的行情中也能有所作為。交易成本較低。
相對現貨交易,指數期貨交易的成本是相當低的,在國外只有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指數期貨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傭金、買賣價差、用于支付保證金(也叫按金)的機會成本和可能的稅項。美國一筆期貨交易(包括建倉并平倉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費用只有30美元左右。較高的杠桿比率。
較高的杠桿比率也即收取保證金的比例較低。在英國,對于一個初始保證金只有2500英鎊的期貨交易帳戶來說,它可以進行的金融時報100種指數(FTSE-100)期貨的交易量可達70000英鎊,杠桿比率為28:1。市場的流動性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數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明顯高于股票現貨市場。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數期貨交易量就已達850億英鎊。股指期貨實行現金交割方式。
期指市場雖然是建立在股票市場基礎之上的衍生市場,但期指交割以現金形式進行,即在交割時只計算盈虧而不轉移實物,在期指合約的交割期投資者完全不必購買或者拋出相應的股票來履行合約義務,這就避免了在交割期股票市場出現“擠市”的現象。
6.一般說來,股指期貨市場是專注于根據宏觀經濟資料進行的買賣,而現貨市場則專注于根據個別公司狀況進行的買賣。 在"指數易"網站里已經很明確說明當中之間的關系,并且可以通過它免費注冊試玩得到更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