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的債券期貨商品結構最為完整,包含短、中、長期的美國國債期貨契約,短則2年,長則30年,其中的10年期債券期貨則是成交量最大的商品(以2002年為準)。
2、歐洲期貨交易所(EUREX)
EUREX主要的債券期貨包括長期歐元債券(Euro-BUND Futures)、中期歐元債券期貨(Euro-BOBL Futures),以及短期歐元債券期貨(Euro-SCHATZ Futures),其2002年的年成交量分別為 19,126萬、11,468萬及10,8761萬口,大幅領先CBOT的美國債券期貨,穩居全球前三大債券期貨,而EUREX也超越CBOT成為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
3、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 (TSE)
日本曾是亞太地區的重要金融中心,因此日本的債券期貨推出的得相當早。1985年,日本開放了十年期政府債券期貨的交易,其后1988及1996年又推出二十年期及五年期的債券期貨。日本的債券期貨交投也很活躍,在2002年曾名列全球第十大債券期貨交易商品。
4、臺灣公債期貨發展狀況
臺灣的金融市場上,債券發展得非常快,現券交易的金額從1991年的1088億美元跳升到2001年的31441億美元,十年間成長了28倍,每日平均成交量超過125億美元,比一周的股票市場總成交金額還大。考試吧
由于債券已經成為臺灣金融市場的重量級商品,相比較而言臺灣的股市擁有股指期貨與股票選擇權,而債券市場卻沒有良好的衍生性商品,雖然早已開放債券遠期交易,但是成效不彰;加上臺灣的金融環境已與國際接軌,國際的經濟情勢變動很容易影響臺灣的利率環境。國際接軌后資金流動的速度與規模增長快速,各種金融商品的價格波動程度與日俱增,債券投資者所面臨的風險越趨明顯,因此,為了提供固定收益證券的避險渠道,臺灣于2003 年完成了利率期貨規劃,并于2004年1月1日開始實施債券期貨交易,2004年5月開放短期的票券期貨,至此,利率衍生性商品終告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