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NYMEX于1983年推出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
IPE于1988年6于23日推出國際三種基準原油之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
新加坡交易所(SGX)于2002年11月2日正式推出了中東迪拜石油期貨合約。
石油期貨就是以遠期石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是期貨交易中的一個交易品種。
一、世界石油期貨簡介
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石油危機,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石油價格劇烈波動,直接導致了石油期貨的產生。石油期貨誕生以后,其交易量一直呈現快速增長之勢,目前已經超過金屬期貨,是國際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原油期貨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貨品種,目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貨合約有4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薩斯中質油”期貨合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新加坡交易所(SGX)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其他石油期貨品種還有取暖油、燃料油、汽油、輕柴油等。NYMEX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期貨合約規格為每手1000桶,報價單位為美元/桶,該合約推出后交易活躍,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品期貨合約,它的成交價格成為國際石油市場關注的焦點。
下面是世界主要石油交易所交易品種:
紐約商品交易所:輕油,天然氣,無鉛汽油,熱油,布蘭特原油
新加坡交易所:中東原油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汽油,煤油,柴油,原油
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柴油
二、石油期貨市場基本功能
經過若干年的發展,石油期貨市場的三大基本功能已經基本具備。
一是價格發現。期貨市場上聚集著眾多的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投機者,他們以生產成本加預期利潤作為定價基礎,相互交易,相互影響。各方交易者對商品未來價格進行行情分析、預測,通過有組織的公開競價,形成預期的石油基準價格,這種相對權威的基準價格,還會因市場供求狀況變化而變化,具有一定的動態特征。在公開競爭和競價過程中形成的期貨價格,往往被視為國際石油現貨市場的參考價格,具有重要的價格導向功能,能夠引導企業生產經營更加市場化,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
二是規避風險。套期保值是石油期貨市場基本運作方式之一,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實現風險采購,能夠使生產經營成本或預期利潤保持相對穩定,從而增強企業抵御市場價格風險的能力。
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是企業買進或賣出與現貨市場交易數量相當,但交易方向相反的石油商品期貨合約,以期在未來某一時刻通過對沖或平倉補償的方式,抵消現貨市場價格變動所帶來的實際價格風險。
當然,由于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差別現象的客觀存在,套期保值并不能完全消除風險,而是用一種較小的風險替代一種較大的風險,用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差別風險替代現貨價格變化風險。
三是規范投機。資本具有天然的投機需求。利用石油期貨市場可以吸引大量資金,從而為石油產業發展提供第一推動力。利用期貨市場,交易商一方面可以規避國際油價波動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還可通過投機交易從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取的利益。
在規范的市場,投機行為要受到嚴格的監督和管理,投機者是在嚴格遵循交易規則的條件下獲取正常經濟利益,監督和管理使投機行為成為調節期貨市場的工具。有了投機者的參與,期貨市場的交易量增加,市場供求關系也可以更好地得以調節。
三、石油期貨市場運作條件
目前,石油期貨市場已經成為世界能源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能源市場的運行具有深遠影響。從實踐和運行歷史看,期貨市場的產生和運行對環境有著特殊要求。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是石油期貨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一是市場競爭和開放程度較高,供求信息充分,現貨市場發達;二是經濟體系比較開放,不存在嚴格的價格和進出口管制;三是期貨交易所所在地區的金融市場開放,期貨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四是期貨市場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法規健全,對期貨市場的監管切實有效。
由于市場體系不完善導致期貨市場建立和發展受到影響的例子很多,比如1993年初,我國的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石油期貨交易,后來原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等相繼推出石油期貨合約。總交易量一度達到5000萬噸,占當時全國石油期貨市場份額的70%左右,當時推出的標準期貨合約主要有大慶原油、90號汽油、0號柴油和250號燃料油等四種。
由于當時我國的石油流通體制沒有實現真正的市場化,石油期貨市場的產生也是曇花一現,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中東一些產油大國雖然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卻沒有建立石油期貨市場,也與缺乏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不無關聯。
四、世界主要石油期貨交易所
交易所上市合約交易量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1、1978年11月上市取暖油期貨合約2、1982年上市含鉛汽油期貨合約,1986年被無鉛汽油期貨合約取代3、1986年上市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合約4、1990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7254萬手,日均交易量27萬手
國際石油交易所IPE
1、1981年上市輕柴油期貨合約2、1988年上市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3、1997年上市天然氣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2641萬手,日均交易量17萬手
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1、1999年7月上市汽油、煤油期貨合約2、2001年9月上市原油期貨合約
2001年交易量為2560萬手
新加坡交易所SGX
1、1989年SIMEX上市高硫燃料油期貨合約2、2002年4月與TOCOM簽署合作協議交易中東原油期貨合約
上海期貨交易所(原上海石油交易所)1993年推出大慶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四個期貨合約
總交易量5000萬噸
五、我國的石油期貨
我國石油需求量增長迅速,自1993年開始,成為石油凈進口國,目前年進口原油7000多萬噸,花費近200億美元,前年由于國際油價上漲多支付了數十億美元。目前我國石油供求和價格對國外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承受的風險越來越大,國內企業對恢復石油期貨交易的呼聲很高。其實我國在石油期貨領域已經有過成功的探索。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貨交易。后來,原華南商品期貨交易所、原北京石油交易所、原北京商品交易所等相繼推出石油期貨合約。其中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易量最大,運作相對規范,占全國石油期貨市場份額的70%左右。其推出的標準期貨合約主要有大慶原油、90#汽油、0#柴油和250#燃料油等四種,到1994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日平均交易量已超過世界第三大能源期貨市場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國過去在石油期貨領域的成功實踐,為今后開展石油期貨交易提供了寶貴經驗。
總之,石油期貨就是以遠期石油價格為標的物品的期貨!
六、石油期貨走勢圖
1,石油在130美元的時候,天浪第一時間給出結論,“高點在145-150美元之間”。-市場后來的走勢證明了這個結論。最高價149美元,收盤最高價147美元。
2,石油到達147美元的時候,天浪第一時間給出結論,“石油將跌到120美元,并將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看一看狗屁專家的結論很好笑。石油見到147美元的時候,很多專家說什么“石油將長期維持在150美元的高位”。市場后來的走勢再次證明了天浪的結論。石油走勢在天浪給出結論后,跌到了120美元,并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
3,石油在110120美元之間徘徊的時候,天浪又給出下一階段的結論,“石油將跌到90美元”。市場證明了這個結論。
4,石油跌到90美元的時候,天浪再次給出下一階段的結論,“石油見90美元之后,將開始反彈,反彈到120美元”。市場證明了這個結論。
,石油大舉反彈,盤中最高130美元,收盤120美元。狗屁專家恐怕又找不到方向了。天浪第五次給出結論。。。
5,石油的終極下跌位置在70-75美元。石油從90美元反彈到120美元,僅僅只是個反彈。在115130美元徘徊之后,將開始下一個波段的下跌,一路跌到7075美元。
6.截止到09年1月13日國際原油價格已經回落到了37美元,回落幅度高大74.8%很難想象如此大的跌幅僅僅用了6個月左右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