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平價中升貼水的表現:轉換價格與可轉債面值有關,轉換平價與可轉債市價有關(轉換平價=可轉債市價/轉換比率)。當市場內股票價格等于轉換平價時,投資者處于盈虧平衡,當股票市價低于轉換平價,處于貼水;反之處于升水,此時有套利機會。升水和貼水的計算直接比較股票市價和轉換平價即可。
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升貼水
在期貨市場上,現貨的價格低于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負數,遠期期貨的價格高于近期期貨的價格,這種情況叫“期貨升水”,也稱“現貨貼水”,遠期期貨價格超出近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升水率”(CONTANGO);如果遠期期貨的價格低于近期期貨的價格、現貨的價格高于期貨的價格,則基差為正數,這種情況稱為“期貨貼水”,或稱“現貨升水”,遠期期貨價格低于近期期貨價格的部分,稱“期貨貼水率”(BACKWARDATION)。
我們平時看到的比較多的諸如LME銅的升貼水、CBOT豆的升貼水以及新加坡油的升貼水指的都是由這種基差變化。
從歷史上看,貿易方式是不斷發展的,最初是一手錢一手貨的現貨交易,后來以信用制度的建立為前提,出現了遠期現貨交易,1870年開始棉花期貨交易。在美國目前的情況下,不存在我們學術界經常講的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實際的情況是:期貨交易所形成的價格是現貨流通的基準價,現貨流通只是一個物流系統,因產地、質量有別,在交易現貨時雙方需要談一個對期貨價的升貼水,即:
交易價=期貨價+升貼水
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只是一個學術研究時區分的概念,在實際運作中,二者是一個整體的市場,期貨定價、現貨物流,二者有機作用,才可以使市場機制得以正常運行。
此外,期貨價格中也有近遠月合約之分,如果遠月期貨合約價格高于近月合約,則遠月對于近月升水;反之,則遠月對近月貼水。從另外一個角度,即以近月對遠月而言,也是同樣道理。
因此,理解了這種關系之后我們就大致上可以這么來看升水與貼水:以A為標準,B相對而言,如果其價值(一般表現為價格)更高則為升水,反之則為貼水。
舉個例子,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的燃料油交割標準為180CST高硫燃料油,而如果某賣方企業一時無該標準的燃料油,代之以更高標準的進口低硫180號燃料油,則后者相對于前者而言為升水;倘若上期所制度允許可以其它較低等級的燃油來交割,則其相對于標準而言為貼水。考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