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貨市場的發展
商品期貨(農產品——金屬——能源)——金融期貨——期貨期權
(一)期貨品種的發展
1、商品期貨
(1)農產品期貨-1848——農業經濟、第一產業主導、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產物
(2)金屬期貨-1876——工業革命、工業經濟、第二產業主導
(3)能源期貨-1970s——工業革命深化、石油等能源危機
2、金融期貨——后工業時代、金融服務業經濟,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
外匯期貨-1972
利率期貨-1975
股票期貨—1982
3、其他期貨品種
(1)天氣期貨:
(2)各種指數期貨(股指期貨除外):紐約期貨交易所1986年推出的美國CRB期貨合約,CRB指數反映大宗商品的總體趨勢,也為宏觀經濟景氣的變化提供有效的預警信號。2005年7月11日推出新的商品期貨指數合約。
(二)期貨到期權-1982——而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
(三)期貨市場的規模擴張和全球區域分布(簡單看)
三、期貨市場與其他衍生品市場
(一)衍生品的概念:從基礎資產的交易(商品、股票、債券、外匯、股指等)衍生而來的一種新的交易方式。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
分類:遠期、期貨、期權、互換
遠期合約:在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某商品的協議。
期貨合約:在將來某一確定時間按照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某商品的標準化協議。
期權:是一種權利,一種能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以特定的價格買入或者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
互換:一方與另一方進行交易的協議,能依據參與者的特殊需要靈活商定合約條款。利率互換和外匯互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