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局域網軟件
網絡操作系統是使網絡上各計算機能方便而有效的共享網絡資源、為網絡用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的軟件和有關規程的集合。
5.1操作系統概述及其發展
(1) 操作系統有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A. 最初的操作系統是單塊式的,由一組可以任意互相調用的過程組成,安全性差,可擴展性差;
B. 另一種結構是層次式的,UNIX, NOVELL ,NETWARE以及VAX/VMS,這類操作系統由于層次性強,容易對操作系統進行增強,但兼容性差;
C. client/server模式,以卡內基梅隆大學研制的Mach為代表。
5.2 網絡操作系統概述及其特點
5.2.1 網絡操作系統概述
(1) 網絡操作系統所應具備的功能:
處理機管理、存儲器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之外還有提供高效、可靠的網絡通信能力;提供多種網絡服務功能。
5.2.2網絡操作系統的特點
(1) 特點
A. 從體系結構的角度看,當今的網絡操作系統可能不同于一般的網絡協議所需的完整的協議通信傳輸功能,但具有所有操作系統職能,如任務管理、緩沖區管理、文件管理、磁盤、打印機等外設管理。
B. 從操作系統的觀點看,網絡操作系統大多是圍繞核心調度的多用戶共享資源的操作系統。
C. 從網絡的觀點看:
I. 在物理層和鏈路層,一般的網絡操作系統支持多種網路接口卡以及拓撲結構。
II. OSI模型的第三層到第五層的網絡軟件主要對應以下兩種功能:
a. 支持高層服務
b. 支持有效的、可靠的網絡數據傳輸
III. OSI第七層和第六層的功能網絡操作系統一般將其作為內部功能來實現
(2) 一個典型的網絡操作系統所具備的特征:
A. 硬件獨立
B. 橋/路由連接
C. 多用戶支持
D. 網絡管理
E. 安全性和存取控制
F. 用戶界面
5.3網絡操作系統的結構
5.3.1 WINDOWS NT的系統結構
(1) WINDOWS NT的結構框架可分為
A. 系統用戶態部分(保護子系統)
這部分由諸客戶進程、諸服務器進程構成,Windows NT有兩類保護子系統:環境子系統和集成子系統
B. 系統核心態部分(NT執行體)
NT執行體格組成部件的主要作用:
I. 對象管理程序;
II. 安全調用監視;
III. 進程管理程序;
IV. 本地過程調用(LPC);
V. 虛擬內存管理;
VI. 內核:對中斷和異常做出響應;調度線程:提供一組基本對象和接口;
VII. I/O系統包括下列自部件:I/O管理程序,文件系統,網絡重定向程序和網絡服務器,設備驅動程序,高速緩沖存儲管理程序;
VIII. 硬件抽象層(HAL)
IX. 以上這些組成部件重的前六個都要實現兩組函數:
系統服務和內部例程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