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頁
修訂后的內容
(二)設置要求
2)設在疏散走道的防火卷簾應具有延時下降功能!
(14)86頁表2-6-4
(15)87頁
修訂后的內容
2)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其疏散門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4m,且緊靠門口內外各1.40m范圍內不應設置踏步,室外疏散通道的凈寬度不應小于3.0m。
(16)91頁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設計要求
修訂后的內容
3)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建筑,每個單元任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
(17)93頁避難走道
修訂后的內容
設置防煙設施且兩側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分隔,用于人員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2)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2個,……,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
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距離不應大于60m。
(18)94頁疏散樓梯間的一般要求
修訂后的內容
3)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不應設置卷簾;
5)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甲、乙、丙類液體管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內禁止穿過或設置可燃氣體管道。敞開樓梯間內不應設置可燃氣體管道,當住宅建筑的敞開樓梯間內確需設置可燃氣體管道和可燃氣體計量表時,應采用金屬管和設置切斷氣源的閥門。
(19)95頁封閉樓梯間的設置要求
修訂后的內容
1)封閉樓梯間應靠外墻設置,并設可開啟的外窗排煙,不能自然通風或自然通風不能滿足要求時,應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或采用防煙樓梯間;
3) 除樓梯間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樓梯間的墻上不應開設其他門、窗、洞口。
(20)96頁防煙樓梯間的設置要求
修訂后的內容
3)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筑、高層廠房(倉庫)不應小于6.0㎡,居住建筑不應小于4.5㎡;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積:公共建筑、高層廠房以及高層倉庫不應小于10.0㎡,居住建筑不應小于6.0㎡;
5)除住宅建筑的樓梯間前室外,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的墻上不應開設除疏散門和送風口外的其他門、
窗、洞口。
(一)室外樓梯的適用范圍
①高層廠房和甲、乙、丙類多層廠房;
(21)97頁室外樓梯的適用范圍
修訂后的內容
、诮ㄖ叨却笥32m且任一層人數超過10人的廠房
剪刀樓梯第3)款刪除
(22)98頁避難層
修訂后的內容
避難層的設置數量
……,規范規定從首層到第一個避難層之間的高度不應大于50m,……,兩個避難層之間的高度不大于50m。
避難層的防火構造要求
4)避難層可與設備層結合布置。……,并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與避難區分隔;……。
避難層的安全疏散
為了保障人員安全,……,照度不低于3.0lx,……,則嚴禁在避難層開設電梯門。
(23)99頁避難間
修訂后的內容
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病房樓,應在二層及以上各樓層和潔凈手術部設置避難間。
、俦茈y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超過2個,其凈面積應按每個護理單元不小于25.0m2確定。
應急照明設置場所
①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和避難層(間);
、奕藛T密集的廠房內的生產場所及疏散走道。
設置要求
(1)建筑內消防應急照明燈具的照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谌藛T密集場所、避難層(間)內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應低于3.0lx;病房樓和手術部的避難間不低于10.0lx
疏散指示標志設置場所
1)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高層廠房(倉庫)及甲、乙、丙類單、多層廠房應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員密集場所的疏散門的正上方……
2)下列建筑或場所應……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標志:
、捃囌、碼頭建筑和民用機場航站樓中建筑面積大于3000m2的候車、侯船廳和航站樓的公共區。(此條為新增加的內容)
(24)115頁表2-8-1 注2
修訂后的內容
K塵為粉塵的爆炸指數
(25)126頁
修訂后的內容
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防爆原則
5)民用建筑內存放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質的房間……,應設置自然通風或獨立的機械通風設施,且其空氣不應循環使用!
9)含有燃燒和爆炸危險粉塵的空氣,在進入排風機前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器進行處理,以防濃度較高的爆炸危險粉塵直接進入排風機,……
12)凈化和輸送有爆炸危險的粉塵和碎屑的除塵器、過濾器和管道,均應設有泄壓裝置,
(26)127頁
修訂后的內容
通風、空調設備防火防爆措施
3)排除、輸送有燃燒、……,其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內,以防止有爆炸危險的蒸氣和粉塵等物質的積聚。排風管應采用金屬管道,并應通向室外安全地點。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