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為
單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法律行為的是( )。
A、甲請求乙代理購買一臺電視機
B、甲委托乙修理一部機器
C、甲與乙公司簽訂購買合同
D、甲聽說乙中了500萬大獎
【參考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行為。法律行為,是指以法律關系主體意志為轉移,能夠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人們有意識的活動。選項D是不產生法律后果的行為,不具有法律意義。
行政處罰類別
多項選擇題
2.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行政處罰的有( )。
A、支付違約金
B、警告
C、罰款
D、沒收非法財物
【參考答案】BCD
【解析】支付違約金屬于民事責任的承擔形式,不屬于行政處罰。
訴訟時效的中止
3.單項選擇題
下列有關訴訟時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發生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生之后,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
【參考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的中止。除最長訴訟時效期間例外,其他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所以選項A錯誤。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之一,所以選項B錯誤。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暫時停止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所以選項D錯誤。
4.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在一定期限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該一定期限是()。(2011年)
A.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日內
B.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30日內
C.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60日內
D.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80日內
【答案】A
【解析】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4.某餐飲公司2010年8月應繳納營業稅60000元,城市維護建設稅4200元。該公司在規定期限內未進行納稅申報,稅務機關責令其繳納并加收滯納金,該公司在9月30日辦理了申報繳納手續。稅務機關核定該公司營業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均以1個月為一個納稅期;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0.5‰的滯納金。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該公司應繳納的滯納金金額是()元。(2011年)
A.60000×0.5%口×15=450
B.(60000+4200)×0.5‰×15=481.5
C.60000×0.5‰×30=900
D.(60000+4200)×0.5‰×30=963
【答案】B
【解析】納稅人以1個月為一個納稅期的,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在本題中,8月份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建稅應當最晚于9月15日申報繳納,該公司實際繳納稅款的日期為9月30日,滯納天數為15天,應繳納的滯納金=(60000+4200)×0.5‰×15=481.5(元)。
5.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納稅人對稅務機關作出的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時,可以選擇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是()。(2010年)
A.確認適用稅率
B.收繳發票
C.確認計稅依據
D.加收稅收滯納金
【答案】B
【解析】選項ACD:對稅務機關作出的“征稅行為”不服,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才能提起行政訴訟。征稅行為,包括確認納稅主體、征稅對象、征稅范圍、減稅、免稅、退稅、抵扣稅款、適用稅率、計稅依據、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和稅款征收方式等具體行政行為,征收稅款、加收滯納金,扣繳義務人、受稅務機關委托的單位和個人作出的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代征行為等。
關注考試吧會計職稱微信獲取精華資料、最新試題、報名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