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知識 | 經濟基礎理論 | |
工商管理 | 農 業 | |
商業管理 | 商業營銷 | |
稅 務 | 物 資 | |
財 政 | 金 融 | |
保 險 | 郵 電 | |
水路運輸 | 公路運輸 | |
鐵路運輸 | 人力資源 | |
房 地 產 | 旅 行 社 | |
價格管理 | 飯店管理 | |
工商行政 | 建筑經濟 |
一、內容提要本部分的主要內容為: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與收入分配政策、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戰略。
二、主要考點
(一)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革
1、現代企業制度的含義、特征和內容
2、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形式
3、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形式
4、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內容和目標
5、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內容
(二)收入分配制度與收入分配政策
?、政府在收入分配過程中的作用
2、個人收入分配的調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義
3、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內容
4、按生產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義和方式
5、效率與公平的含義
6、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分配原則的意義和內容
(三)經濟增長與發展戰略
1、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含義與區別
2、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
3、經濟周期的含義和階段的劃分
4、發展戰略的含義和類型
5、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含義和內容
6、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內容
7、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
8、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含義
9、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
三、內容講解
(一)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革
1、現代企業制度的含義、特征和內容含義:現代企業制度特指現代市場經濟中的法人企業制度,一般也叫現代公司制度。特征:企業的資產所有權與企業的資產控制權、經營決策權、經濟活動的組織管理權相分離。內容: 包括4方面:企業資產所有者和企業經營者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有限財產責任制度、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
2、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公司制在公司制企業中,產權被分解為財產的終極所有權和法人財產權。財產的終極所有權歸屬于公司的所有者即股東,而公司作為獨立的法人,擁有法人財產權。例題:單選在下述各種企業制度中,( )屬于法人企業。
A 業主制
B 合伙制
C合作制
D 公司制
答案:D
法人治理結構的組成:權力機構(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經營決策機構(董事會)、監督機構(監事會)
公司制企業制度優點: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
(二) 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完善(新)
1、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和形式內容: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必須按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這一改革的關鍵是確立企業的法人財產權。
形式:對一般國有大中型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革;對公共品和準公共品企業采用國有產權行政代理或其他經濟代理
方式;對一般小型國企,可以實行承包經營、租賃經營、股份合作制或出售等。
2、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的內容和目標內容:行業結構調整和地區結構調整兩方面
目標:通過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最終增強國有企業的控制力,發揮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3、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內容
第一, 堅持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能分開
第二,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能:依法維護所有者――國家的權益;按政企分開、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的原則,依法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
第三, 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第四, 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管和經營的有效形式例題:單選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國有企業改革,使國有企業最終成為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市場競爭主體和獨立的法人,要達到這一改革目標,關鍵是( )。
A 建立科學的企業內部組織結構
B 政企分開,明確企業的權利和責任
C 確立企業的法人財產權
D 對國有產權實行經濟代理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