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 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財政存在的前提是( )。
A.社會產品
B.社會再生產
C.市場失靈
D. 貨幣流通
標準答案: c
2、 公共產品的核心特征是()
A,非排他性
B,非競爭性
C,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D,排他性和競爭性
標準答案: c
3、 實現公共產品生產效率的基本途徑是( )。
A. 完善政府收支制度
B. 完善公共部門的組織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
C.完善公共部門的效率評估制度
D.改變公共部門的壟斷性質
標準答案: b
4、 考核交通、教育等支出時,應采用的方法是( )。
A. 成本效益分析法
B. 最低收費法
C. 公共勞務收費法
D. 投入產出分析法
標準答案: c
解析:對于那些有直接經濟效益的支出項目(如基本建設投資支出),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對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國防支出),采用“最低費用”分析法;對于那些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但其經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交通、教育等支出),則采用“公共勞務收費法”來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
5、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有多種方法,國防支出適宜采用()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費用選擇法
C,公共勞務收費法
D,公開招標法
標準答案: b
解析:國防支出只有社會效益,而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適宜采用最低費用法。
6、 開放以后,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變化趨勢是()
A,上升
B,下降
A, 前者上升,后者下降
D,前者下降,后者上升
標準答案: b
55、 財政行政復議的最后一個程序是( )。
A.復議申請
B.復議受理
C.復議審理
D.復議決定
標準答案: d
解析:財政行政復議的程序:復議申請、復議受理、復議審理、復議決定。復議決定是財政行政復議的最后一個程序。
56、
我國現行預算管理級次劃分的通行原則是()
A,一級政權,一級預算
B,一級主管部門,一級預算
C,一級中央銀行,一級預算
D,一級行政區劃,一級預算
標準答案: a
57、 中央政府執行資源配置的目的是()
A,執行收入再分配政策
B,調節宏觀經濟
C,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D,提供全國性公共產品
標準答案: d
58、 正確處理各級政府間財政分配關系,充分發揮中央財政縱向于橫向平衡功能的重要手段是()
A,建立規范化的政府間轉移支付制度
B,分稅制
C,部門預算
D,政府采購
標準答案: a
59、 最具有競爭性的招標采購方式是( )。
A.選擇性招標
B.限制性招標
C.詢價采購
D.公開性招標采購
標準答案: d
解析:在招標采購中,按照招標的范圍可以分為競爭性招標采購、選擇性招標采購和限制性招標采購,其中競爭性招標采購又稱為公開性招標采購,招標范圍面向全社會,投標人只須符合國家有關法規的規定,沒有其他限制條件,這是一種最具競爭性的招標采購方式。
見教材182頁。
60、 1994年3月22日,在第八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通過的我國基本財政法律是()。
A. 預算法
B. 會計法
C. 關于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的決定
D.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標準答案: a
解析:見教材241頁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