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共6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 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財政存在的前提是( )。
A.社會產品
B.社會再生產
C.市場失靈
D. 貨幣流通
標準答案: c
2、 公共產品的核心特征是()
A,非排他性
B,非競爭性
C,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
D,排他性和競爭性
標準答案: c
3、 實現公共產品生產效率的基本途徑是( )。
A. 完善政府收支制度
B. 完善公共部門的組織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
C.完善公共部門的效率評估制度
D.改變公共部門的壟斷性質
標準答案: b
4、 考核交通、教育等支出時,應采用的方法是( )。
A. 成本效益分析法
B. 最低收費法
C. 公共勞務收費法
D. 投入產出分析法
標準答案: c
解析:對于那些有直接經濟效益的支出項目(如基本建設投資支出),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對于那些只有社會效益、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國防支出),采用“最低費用”分析法;對于那些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但其經濟效益難以直接衡量,而其產品可以全部或部分進入市場的支出項目(如交通、教育等支出),則采用“公共勞務收費法”來衡量和提高財政支出的效益。
5、 財政支出效益分析有多種方法,國防支出適宜采用()
A,“成本-效益”分析法
B,最低費用選擇法
C,公共勞務收費法
D,公開招標法
標準答案: b
解析:國防支出只有社會效益,而且其產品不能進入市場,適宜采用最低費用法。
6、 開放以后,我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總額的比重變化趨勢是()
A,上升
B,下降
A, 前者上升,后者下降
D,前者下降,后者上升
標準答案: b
25、 招標程序的基礎環節是( )。
A.準備招標文件
B.發布招標通告
C.發售招標文件
D.選擇招標方式
標準答案: a
26、 下列所得項目中,不是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的是( )。
A.財產轉讓所得
B.偶然所得
C.紅利所得
D.財產租賃所得
標準答案: a
解析: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適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以及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均按次納稅,所以應該是A
27、國際上比較通行的、為大多數國家采用的解決國際重復征稅的方法為()
A,免稅法
B,低稅法
C,扣除法
D,抵免法
標準答案: d
28、 下列不可以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情形有( )。
A.對高新技術含量有特別要求的
B.只能從特定供應商處采購的
C.從殘疾人慈善機構采購的
D.原采購的后續維修、零配件供應、更換、必須向供應商采購的
標準答案: a
解析:經財政部門批準,可以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的情形包括:只能從特定供應商出采購的;從殘疾人慈善機構采購的;原采購的后續維修、零配件供應、更換、必須向供應商采購的等。
29、 納稅人銷售不動產,應當向( )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A.公司注冊地
B.公司法人居住地
C.委托售樓機構所在地
D.不動產所在地
標準答案: d
解析:納稅人銷售不動產,應當向不動產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30、 不屬于復式預算資本預算支出的內容是( )。
A.環境保護支出
B.戰略物資儲備
C.對公營企業的投資
D.政府貸款
標準答案: d
解析:復式預算是指把預算年度內的全部財政收支按收入來源和支出性質不同,分別編成兩個或兩個以上預算的預算形式,包括經營預算和資本預算。BCD以及償還國債、對公共工程項目的投資均屬于資本性預算支出。A應屬于經營性支出。見教材169頁。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