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類別: |
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沖刺串講 |
資料格式: |
WORD格式 |
資料來源: |
考試吧 (Exam8.com) |
資料下載: |
點擊這里下載 |
推薦:經濟師《中級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筆記匯總
第三講 經濟學(三)
一、內容提要
根據大綱規定,考生在本部分需要掌握的主要內容為:市場機制的有效性與市場失靈、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調控、對外開放與對外經濟關系。
前面我們一直圍繞市場經濟體制來講,保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所有制關系和產權制度、國有企業改革(實際上是將原來的國企轉變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主體)、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收入分配制度。接下來,我們對市場機制這種資源配置方式的優點和缺點做一個系統的概括,優點即“市場機制的有效性”,缺點即“市場失靈和市場功能缺陷”。
明白了市場機制的缺點后,我們世界上也明白了政府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必要性。正是因為市場機制這種資源配置方式有缺點,所以為了更有效地配置資源,需要政府介入。下面的一節中就要講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范圍界定、目標、方式和手段。
我們前面的內容都局限在一國之內,最后一節中,我們講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關系;講完了改革,就接著講開放。到此為止,我們就完成了從靜態到動態、從國內到國外的全部內容的學習。希望大家在熟悉課本細節的同時,也注意從宏觀上把握“經濟學”部分的邏輯關系。
二、主要考點
(一)市場機制的有效性與市場失靈
1、 市場機制的含義和特征
2、資源最優配置的含義和標準
3、市場失靈的含義和原因
4、外部性的含義與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
5、公共物品的含義、特征、類型及其與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
6、壟斷的含義、類型、原因及其與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
7、克服市場失靈的微觀經濟政策
(二)政府對宏觀經濟運行的調控
1、 政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基本職能和政府作用的合理界定
2、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和手段
3、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目標和含義
4、宏觀經濟調控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和矛盾沖突
5、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的含義和主要內容
6、財政政策的含義、類型和手段
7、貨幣政策的含義、類型和手段
(三)對外開放與對外經濟關系
1、對外開放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
2、對外開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
3、對外開放的基本形式
4、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5、影響進出口貿易的因素
6、國際資本流動的含義和原因
7、利用外資的含義和作用
8、國際資本技術轉讓的類型和含義及原因
9、國際技術轉讓的作用
10、對外技術交流的含義和作用
11、勞動力國際流動的原因和經濟效應
12、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
13、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