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進入:2009會計證課程免費試聽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會計證論壇
第七章 會計職業道德
第一節 職業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內容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
所謂道德是以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的,以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正義與非正義、誠實與虛偽為評價標準,以法律為保障,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信念來維系的,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
職業道德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狹義的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的一定職業特征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職業道德既是從業人員在進行職業活動時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同時又是從業人員對社會所應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不同職業的人員在特定的職業活動中形成了特殊的職業關系、職業利益、職業活動范圍和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職業人員的道德規范。
(二)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職業道德是道德在職業實踐活動中的具體體現。
1.愛崗敬業。愛崗敬業就是要熱愛本職工作,專心致志地對待自己的職業,工作一絲不茍、盡心盡力、忠于職守,為實現職業的目標而努力奮斗。一個人要想做好本職工作,沒有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是不行的,這是職業道德所要倡導的首要規范。
2.誠實守信。誠實守信就是實事求是地為人做事,講信用、守諾言,這是職業道德的最基本準則。
3.辦事公道。辦事公道就是指處理各種職業事務時要公道正派、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公開公平;對不同的對象一視同仁,秉公辦事;不因職位高低、貧富、親疏的差別而區別對待。
4.服務群眾。服務群眾是指聽取群眾意見,了解群眾需要,端正服務態度,改進服務措施,提高服務質量,這是職業道德的重要原則。
5.奉獻社會。奉獻社會就是要履行對社會對他人的職業義務,自覺努力地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貢獻,這是職業道德的出發點和歸宿。當社會整體利益與部分利益、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求每一個從業人員把社會整體利益放在首位。
相關推薦:2009年會計證考試《會計實務》模擬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