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會計處理方法選擇的規定
要點:正確采用會計處理方法。
會計處理方法是指單位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方法,通常包括:發出存貨計價方法,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壞賬損失的核算方法,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收入的確認方法,外幣折算的會計處理方法,企業所得稅的處理方法等。(多選)
《會計法》第十八條規定,各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并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在下述兩種情況下,企業可以變更會計政策:一是有關法規發生變化,要求企業變更會計政策,二是改變會計政策后能夠更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例題·判斷題】根據《會計法》規定,各單位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后各期應一致,不得改變。( )
[答案]×
3.會計記錄文字選用的規定
要點:正確使用會計文字記錄。
會計記錄文字是在進行會計核算時,為記載經濟業務發生情況和輔助說明會計數字所體現的經濟內涵而使用的文字。
《會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1)會計記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判斷)
《會計法》規定,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根據這一規定,在我國境內所有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會計記錄都必須使用中文。
(2)民族自治地方和在我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等可以同時使用另外一種文字(判斷)
使用中文是強制性的,使用其他通用文字是備選性的,不能理解為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其他通用文字。(判斷)
【例題·單選題】關于會計記錄文字論述,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會計記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
B.會計記錄文字不可以使用外國文字
C.民族自治地區的會計記錄文字可以同時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D.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文字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答案]B
【例題·分析題】某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企業,以該企業的生產經營主要發生在該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為由,以少數民族文字作為會計記錄的唯一文字,并且向相關部門報送的會計報表也采用少數民族文字。請問該企業的做法是否合法?說明理由。
[解析]不合法。根據我國相關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我國境內所有單位的會計記錄文字都應當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可以在使用中文的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4.會計核算內容的具體規定
《會計法》規定,下列經濟業務事項,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相關推薦:考試吧策劃: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