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標準和依據
一、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標準
(一)“善”或“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標準
需要說明的是,善與惡作為一種倫理范疇具有非常廣泛的含義,它指的是行為是否正當,是否符合社會進步的要求,不是我們在特定意義上理解的狹義的善與惡。從這點上來說,一切不良道德行為都應該被歸屬于惡,如工作不盡職、說謊話、占小便宜、不遵守公共秩序等,并不一定要干出十惡不赦的事來才是惡。
【2008年•單選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基本標準是( )。
A.美與丑
B.善與惡
C.正義與非正義
D.規范與不規范
[答案]B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具體標準:
1.是否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成為衡量其行為道德性的根本標準。
2.是否有利于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貫徹落實——最基本的評價標準,也是會計職業行為是與非的基本界限。
3.是否有利于保證各項會計業務工作的正常秩序和單位的發展——生產力標準的具體化。
4.是否有利于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會計職業道德善惡標準的性質
1.善惡標準的客觀性——不是哪個人主觀臆造的。
2.善惡標準的相對性——不斷發展變化的。
3.善惡標準的絕對性——從本質上看,善惡有其相對不變的客觀標準。
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依據
(一)對會計職業道德評價依據的認識
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依據是指評價對象(會計人員的職業行為)提供給評價主體與標準對照的根據。
【2009年•單選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對象是會計人員的( )。
A.職業素養 B.職業技術
C.職業道德 D.職業行為
[答案]D
【2007年•判斷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對象是會計人員。( )
[答案]錯
要對會計人員及其工作進行評價,就要涉及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實施行為的主觀原因)和行為的效果(產生的客觀后果和結果)。
(二)堅持把動機和效果的辯證統一作為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依據,通常情況下,動機在道德評價中應占首要地位
在道德評價中,應該特別強調實踐的檢驗作用。
總之,我們在進行道德評價時,基本的原則是堅持動機與效果的統一。在此前提下,略微偏重于行為的動機,在檢驗動機時主要依據行為效果。聯系動機看效果,透過效果看動機,這樣才能真正公平地評價人們的道德行為。
相關推薦:考試吧策劃: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