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 堅持準則,提高會計人員依法理財的能力
(一)案例綜述
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國有企業。2002年12月,公司總經理針對公司效益下滑、面臨虧損的情況,電話請示正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長。董事長指示把財務會計報告做得漂亮一些,總經理把這項工作交給公司總會計師,要求按董事長意見辦。總會計師按公司領導意圖,對當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進行了技術處理,虛擬了若干筆無交易的銷售收入,從而使公司報表由虧變盈。經誠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對外報出。2003年4月,在《會計法》執行情況檢查中,當地財政部門發現該公司存在重大會計作假行為,依據《會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擬對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總會計師等相關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并分別下達了行政處罰告知書。公司相關人員接到行政處罰告知書后,均要求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有關當事人作了如下陳述:
公司董事長稱:“我前一段時間出差在外,對公司情況不太了解,雖然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但只是履行會計手續,我不能負任何責任。具體情況可由公司總經理予以說明。”
公司總經理稱:“我是搞技術出身的,主要抓公司的生產經營,對會計我是門外漢,我雖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名并蓋章,那也只是履行程序而已。以前也是這樣做的,我不應承擔責任。有關財務會計報告情況應由公司總會計師解釋。”
公司總會計師稱:“公司對外報出的財務會計報告是經過誠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他們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誠信會計師事務所應對本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責任。”
(二)分析與提示
此案中,總會計師面對董事長等人的授意,并沒有堅持準則,而是聽從安排,從事會計造假,事后推卸責任。按照《會計法》的規定,單位負責人應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總會計師都應為編造假賬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案例6 企業發展需要強化服務
(一)案例綜述
秦池酒廠是山東省臨朐縣的一家生產“秦池”牌白酒的企業。1990年3月注冊成立,當時秦池酒廠的全部家當也不過是幾間低矮的平房、一地的大瓦缸、500多個職工,全年的銷售額不足2000萬元。可在1995年11月,秦池酒廠赴京參加“標王”競標,以6666萬元的價格取得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廣告“標王”后,秦池一夜成名,身價倍增,一個多月就簽訂了4億元的銷售合同,頭兩個月實現銷售收入2.18億元,實現利稅6 800萬元,相當于秦池建廠以來前5年的總和。人還是那群人,廠還是那個廠,秦池本身的素質并沒有得到很快的提升,但是,通過魔力般的廣告效應,成為同行業的佼佼者,令人羨慕不已。1996年11月8日,早已名滿天下的秦池酒廠又來到了梅地亞,中央電視臺的1997年度“標王大會”準時召開。在中央電視臺廣告中心負責人熱情洋溢的發言后,競標開始了:廣東愛多VCD一口氣喊出了8200萬元,超出去年秦池1 000多萬元,顯出勢在必得的霸氣。隨后,江蘇的春蘭報出了1.6888億元,全場頓時歡呼雷動。然而,僅僅幾分鐘,廣東樂百氏以1.9978億元一沖而出。全場震驚了,都認為今年標王非廣東莫屬了。可是,接下來姍姍來遲的山東好漢們卻讓所有的人大跌眼鏡——從極度的興奮轉入極大的愕然,名不見經傳的山東金貴酒廠一聲喊出了2.0099億元的天價,山東齊民思酒廠則開出了2.1999999999億元的“天王級”的報價。這時,終于輪到秦池了。當主持人喊道“秦池酒,投標金額為3.212118億元”時,全場愕然了,沸騰了。記者們都搞不清秦池緣何報出如此高的投標。秦池報出的3.2億元相當于l996年全年利潤的6.4倍,比競標的第二位整整高出l億元。1996年秦池對外通報的數據,當年實現銷售收入9.8億元,利稅2.2億元,增長5~6倍。l997年初的一則關于“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兌”的系列新聞報道,把秦池推進了無法自辯的泥潭,到l998年6月25日,新華社報道:“秦池目前生產、經營陷入困境,今年虧損已成定局……”2000年7月,據《法制日報》報道,一家金屬酒瓶帽的供應商指控秦池酒廠拖欠300萬元貨款,地區中級法院判決秦池敗訴,并裁定拍賣“秦池”注冊商標。
(二)分析與提示
強化服務是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是服務者的行為表現,要求禮貌服務,以禮待人。社會中的各行各業的就業者都處于服務他人和接受他人服務的地位。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人們承擔對他人的責任和義務的同時,也接受著他人的服務。因此,文明服務是現代經濟社會對勞動者所從事職業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它表現為人們在參與對外交往工作和組織內部協調運作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人際關系的融洽程度和與之相對應的工作態度。本案中秦池的落敗,說明企業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廣告,而需要優秀的服務質量、品牌形象和過硬的產品質量。
相關推薦:考試吧策劃:2010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