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
一、會計要素
(一)會計要素的概念
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按經濟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類,也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企業會計要素分為六大類,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收入、費用、利潤: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
資金占用:資產,資金來源:負債、所有者權益。
資產總額與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合計必然相等,表現資金運動靜止狀態。
收入、費用、利潤表現資金運動顯著變動狀態。
資產、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構成資產負債表的基本框架,收入、費用及利潤構成利潤表的基本框架,因而這六項會計要素又稱為財務報表要素。
【例10】(單選題)下列會計要素中,表現為資金運動的顯著變動狀態的是( )。
A.資產
B.負債
C.利潤
D.所有者權益
[答案]C
【例11】(單選題)下列各項中,( )不屬于企業會計要素。
A.負債 B.支出
C.收入 D.費用
[答案]B
(二)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1.資產
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1)資產的基本特征:
①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經濟利益,是指直接或間接地流入企業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注意:那些已經沒有經濟價值、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項目,就不能繼續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例l—1】 某企業的某工序上有兩臺機床,其中A機床型號較老,自B機床投入使用后,一直未再使用;B機床是A機床的替代產品,目前承擔該工序的全部生產任務。A、B機床是否都是企業的固定資產?
A機床不應確認為該企業的固定資產。該企業原有的A機床已長期閑置不用,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因此不應作為資產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而B機床已經投入了使用,是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流入的,所以應該作為企業的資產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
②資產是為企業擁有的,或者即使不為企業擁有,也是企業所控制的。
一項資源要作為企業資產予以確認,企業應該擁有此項資源的所有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處置資產。
【例l—2】甲企業的加工車間有兩臺設備。A設備系從乙企業融資租入獲得,B設備系從丙企業以經營租入方式獲得,目前兩臺設備均投入使用。A、B設備是否為甲企業的資產?
這里要注意經營租入與融資租入的區別。企業對經營租入的B設備既沒有所有權也沒有控制權,因此B設備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而企業對融資租入的A設備雖然沒有所有權,但享有與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的權利,即擁有實際控制權,因此應將A設備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③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資產是過去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所產生的結果,資產必須是現實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未來交易或事項可能產生的結果不能作為資產確認。
【例l—3】 企業計劃在年底購買一批機器設備,6月份與銷售方簽訂了購買合同,但買際購買行為發生在10月份,則企業不能在6月份將該批設備確認為資產。
(2)資產的分類。資產按其流動性不同,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預計在一個正常營業周期中變現、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預計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含一年)變現的資產,以及自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交換其他資產或清償負債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等。
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等。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企業持有的對其子公司、合營企業及聯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以及企業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