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
現金流量表是以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基礎編制的,這里的現金包括庫存現金、可以隨時用于支付的存款等。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庫存現金。庫存現金,是指企業持有的、可隨時用于支付的現金限額。
2.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是指企業存在金融企業、隨時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它與銀行存款賬戶核算的銀行存款基本一致,如結算戶存款、通知存款等。
3其他貨幣資金。其他貨幣資金,是指企業存在金融企業有特定用途的資金,也就是其他貨幣資金賬戶核算的銀行存款,如外埠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在途貨幣資金等。
4.現金等價物。現金等價物,是指企業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的投資。這一定義本身,包含了判斷一項投資是否屬于現金等價物的四個條件,即:限期短;流動性強;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很小。其中,限期短、流動性強,強調了變現能力,而易于轉換為已知金額的現金,價值變動風險較小,則強調了支付能力的大小。如3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券投資。
三、現金流量表的格式
現金流量表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表首,第二部門為正表,第三部分為補充資料。
(1)表首概括地說明報表名稱、編制單位、編制日期、報表編號、貨幣名稱、計量單位等。
(2)正表是反映現金流量表的各個項目內容。正表由五項:一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二是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三是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四是匯率變動對現金的影響;五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按直接法編制的。
(3)補充資料有三項:一是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二是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和籌資活動;三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情況。
注意:
①正表第一項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補充資料中的第一項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應當核對相符;
②正表中的第五項,與補充資料中的第三項金額應當一致。
③正表中的數字是流入與流出的差額,補充資料中的數字是期末數與期初數的差額,計算依據不同,但結果應當一致,兩者應當核對相符。
【本章基本要求】
1.我國財務報告的組成部分及編制要求;
2.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
3.利潤表的編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