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單位自我監督) |
第 7 頁:二、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外部監督) |
第 9 頁:三、會計工作的社會監督(外部監督) |
(四)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
1.會計責任,是被審計單位對建立健全和有效執行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本單位提交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保護本單位資產的安全與完整等負有的責任。
2.審計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對委托人和被審計單位應盡的義務。如要求注冊會計師依法獨立實施審計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依法出具審計報告,清楚地表達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整體的意見,并對出具的審計報告負責等。
3.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不能相互替代、減輕和免除。
【例題•判斷題】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必要時可以相互替代、減輕和免除,以反映真實、完整、可靠的會計信息。 ( )
[答案]錯
4.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托對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即要對委托人負責,也要對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負責,更要對國家法律負責。因此,注冊會計師從事財務會計報告審計,在一定意義上講,也是對有關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工作進行監督。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財政部門有權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進行監督。也就是說,財政部門對注冊會計師及其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進行再監督。
【例題1—29】大眾公司是一家國有大型公司,近幾年經濟效益一直不好。2007年12月,公司董事長孫某指示會計部門把賬做得漂亮一些。會計部門虛擬了若干筆銷售收入,從而使公司報表由虧變盈,經安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后報出。當地財政部門在2008年5月的《會計法》執法檢查中發現了這一會計做假行為,并依據《會計法》規定,擬對公司進行處罰,并下達了行政處罰通知書。之后,公司要求舉行聽證會。聽證會上,公司董事長認為,公司對外報出的財務會計報告是經過安利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并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理應對本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承擔由此帶來的一切責任。要求分析董事長孫某的觀點是否正確。
[解析]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向受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保證本單位提交的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大眾公司提供的是虛假財務會計資料,應當承擔相應的會計責任。安利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相應的審計責任。因此,孫某的觀點不正確。
【例題1—30】注冊會計師提供審計服務要向客戶收費,因此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維護客戶利益。( )
[答案]錯誤
[解析]注冊會計師的職業特征是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注冊會計師在進行職業判斷時,將會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在處理這些復雜的利益關系時,絕不能采取折中的態度和方法。注冊會計師應始終站在第三者的獨立立場上,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不以犧牲一方利益為條件而使另一方受益,超然獨立地對企業遵守會計準則、制度的具體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作出恰當的審計意見。
相關推薦:2011吉林會計從業資格《財經法規》講義匯總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及練習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