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會計法規制度概念?是指國家權力機關的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有關會計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2.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構成有哪幾種形式?其代表法規的名稱?法律地位如何?
表現形式 法律地位 代表名稱
會計法律 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行為準則
會計行政法規 《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準則》
國家統一的制度
(會計規章)
(會計規范性文件) 《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會計檔案管理辦法》
地方性會計法規
3.我國第一部會計法誕生的日期及法律地位?
1985年1月21日;是制定其他會計法規的依據,也是指導會計工作的最高準則。
4.現行會計法何時正式實施?2000年7月1日
5.國家實行的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權限是哪個部門?由國務院財政部門
6.會計工作的管理部門?
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7.誰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及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性負責?單位負責人
8.《會計法》對會計核算提出了哪些要求(一般要求)?
(1)依法建賬(2)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3)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4)正確采用會計處理方法(5)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6)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9.《會計法》對誰沒做依法建帳的規定?個體工商戶
10.確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是否進行會計核算的標準,舉例說明。
是指各單位在生產經營或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生的資金增減變化的經濟活動(是否發生資金增減變化)。
例:簽訂合同,無需進行會計核算;當實際履行合同或協議并引起資金運動,進行會計核算。
11.會計法對會計資料的質量要求是?真實性和完整性
12.什么是偽造、變造?
偽造:虛假,以假充真;變造:歪曲事實,篡改事實。
13.《會計法》對會計處理方法作了哪些規定?
(1)前后各期應當一致,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2)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3)將變更的原罪、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說明。
14.《會計法》對會計記錄文字是如何規定的?(應當≠必須)
應當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外商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15.會計電算化應當依照誰制定的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核算?財政部
16.會計核算的基本內容?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4)資本、基金的增減(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核算(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7)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