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所有者權益
概念: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構成:
所有者權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實收資本(或者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構成。
(1)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是指所有者在企業注冊資本的范圍內實際投入的資本。
如果是一次籌集的,投入資本應等于注冊資本;如果是分期籌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繳入資本以后,投入資本應等于注冊資本。
股份有限公司:股本,其他企業:實收資本。
企業收到投資者出資超過其在注冊資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資本公積。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是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包括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損失和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損失。
企業對某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對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外的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如果是利得,則應按持股比例計算其應享有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數額;如果是損失,則應按持股比例計算其應享有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減少數額(資本公積)。
企業發生的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應計入營業外收入。企業發生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等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支出。
(3)留存收益。
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又合稱為留存收益。
【例17】(判斷)利得或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與
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 ( )
[答案]×
所有者權益具有以下特征:
①除非發生減資、清算或分派現金股利,企業不需要償還所有者權益。
②企業清算時,只有在清償所有的負債后,所有者權益才返還給所有者。
③所有者憑借所有者權益能夠參與企業利潤的分配。
相關推薦: 2011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備考輔導資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