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計賬簿
會計賬簿是連接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告的中間環節。會計賬簿的主要作用是對會計憑證提供的大量分散數據或資料進行分類歸集整理,以全面、連續、系統地記錄和反映經濟活動情況,是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檢查、分析和控制單位經濟活動的重要依據。
(一)依法建賬的法律規定
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是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所有實行獨立核算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都必須根據《會計法》規定,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
各單位要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包括:(1)總賬(全部經濟業務事項、總括核算資料)。(2)明細賬(某一類經濟業務事項)。(3)日記賬(逐日逐筆)。(4)其他輔助賬簿。
【例題11•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單位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的有( )。
A.總賬
B.明細賬
C.日記賬
D.輔助賬簿
【答案】ABCD
(二)登記會計賬簿的規定
1.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私設會計賬簿進行登記、核算。
私設賬簿主要表現為在法定會計賬簿之外,另設置一套或多套賬簿,用于登記沒有納入法定會計賬簿之內統一核算的其他經濟業務事項,以達到種種非法目的。賬外設賬是滋生小金庫、不正之風的溫床,直接影響到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是一種極為嚴重的違法行為。
2.會計賬簿登記,必須以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
(三)賬目核對
賬目核對也稱對賬,是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質量的重要程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各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
1.賬實相符。賬實相符是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實有數核對相符的簡稱。
2.賬證相符。賬證相符是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有關內容核對相符的簡稱。
3.賬賬相符。賬賬相符是會計賬簿之間對應記錄核對相符的簡稱。
4.賬表相符。是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有關內容核對相符。
【重點提示】注意掌握這四個方面的要求,容易出多選題。
【例題12•單選題】單位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有關內容核對相符,也稱之為( )。
A.賬實相符
B.賬證相符
C.賬表相符
D.賬賬相符
【答案】C
【例題13•多選題】賬目核對也稱對賬,是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質量的重要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賬目核對應做到( )。
A.賬證相符
B.賬實相符
C.賬賬相符
D.賬表相符
【答案】ABCD
(四)使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四、財務會計報告
財務會計報告是企業和其他單位向有關各方面及國家有關部門提供其在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根據《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
1.會計報表。會計報表是根據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按照規定的報表格式,總括反映一定會計期間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情況及其結果的一種報告文件。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1)資產負債表。主要反映公司、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
(2)利潤表。主要反映公司、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業績即盈利或者虧損的情況。
(3)現金流量表。主要反映公司、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流入和流出情況。
(4)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反映一定會計期間所有者權益各個構成部分在當期的增減變動情況。
2.會計報表附注。會計報表附注是對會計報表的補充說明。會計報表附注主要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對會計報表各要素的補充說明(主要包括編制基礎、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聲明、重要會計政策的說明、重要會計估計的說明、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差錯更正的說明等);二是對那些會計報表中無法描述的其他財務信息的補充說明(企業注冊地、組織形式和總部地址;企業業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母公司名稱等)。
3.財務情況說明書。財務情況說明書是對單位一定會計期間內財務、成本等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的書面文字報告。至少包括(1)企業生產經營基本情況;(2)利潤實現和分配情況;(3)資金增減和周轉情況;(4)其他事項。
【例題14•多選題】根據《會計法》和《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于財務會計報告組成部分的有( )
A.會計報表
B.會計報表附注
C.財務情況說明書
D.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
E.年度生產計劃表
【答案】ABC
(一)編制基礎: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
【例題15•單選題】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 )編制。
A.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
B.各類會計報表
C.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
D.經過審計的會計憑證記錄以及相關資料
【答案】D
(二)簽署及責任主體: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需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重點提示】簽章的主體及簽章的方式一定要掌握。
(三)編制要求: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
“編制依據不一致”表現在單位向不同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不一致,如某些單位出于不同目的編制幾套依據截然不同的財務會計報告,報給稅務部門的是經營業績差的財務會計報告,目的是少交稅;報給銀行的是經過粉飾、業績好的財務會計報告,目的是獲取貸款。
【重點提示】此處容易考判斷題,切記: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不允許根據不同主體提交不同的財務報告。
(四)對外提交: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按照規定的對象、期限提供給有關方面。
(五)審計:我國有關法律、行政法規還規定某些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財務會計報告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也應當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并提供。
【舉例】《公司法》規定,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并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例題16•多選題】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單位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有關人員簽字并蓋章。下列各項中,應當在單位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上簽字并蓋章的有( )。
A.單位負責人
B.總會計師
C.會計機構負責人
D.單位內部審計人員
【答案】ABC
【例題17•判斷題】公司、企業可以根據不同報表使用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編制方法分別編制并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
【答案】×
【例題18•單選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規定,下列關于單位有關負責人在財務會計報告上簽章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
A.簽名
B.蓋章
C.簽名或蓋章
D.簽名并蓋章
【答案】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