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概述
一、會計的概念
(一)會計的產生和發展
1.原始始會
會計萌芽:核算活動
會計經歷: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完備到完備的漸進發展過程
2.奴隸社會
出現:奴隸制國家政府會計
周朝:國家設有“司會”主管會計
3.封建社會
宋代:“四柱清冊”舊管+新收-開除=實在
明末清初:龍門賬進-繳=存-該
4.資本主義
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
復式記賬形成的重要標志: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巴卻里《算術、幾何及比例概要》
以成本會計為核心的管理會計從傳統會計中分離
(二)會計的概念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1.會計核算與監督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2.會計核算與監督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
3.會計核算與監督是全面、連續、系統、綜合的過程。
4.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
1.會計核算與監督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注章區分:
主要計量單位(√)、統一計量單位(√)
唯一計量單位(×)
2.會計核算與監督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
核算與監督對象:
空間范圍---企業、事業,也可以是一企業部門
業務范圍---經濟活動
3.會計核算與監督是全面、連續、系統、綜合的過程
全面:能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
連續:不間斷地確認、記錄、計量和報告
系統:運用科學方法、相互聯系地記錄、提供總括及詳細信息
綜合:層層歸納、匯總
4.會計是一個信息系統
核算與監督的目的: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供其了解和管理經濟過程。
【例題•多選題】會計的核算與監督具有全面性、連續性、系統性、綜合性的特點。其中“連續性”指會計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不間斷的()。
A.確認
B.計量
C.記錄
D.報告
【正確答案】ABC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