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部控制
1.內部控制的概念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大中型企業,小企業和其他單位可以參照本規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該規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實施。
對企業而言,內部控制是指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對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
2.內部控制的目標
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 |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 |
(1)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 (2)合理保證資產安全 (3)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 (4)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 (5)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
(1)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 (2)保證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 (3)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完整 (4)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 (5)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
3.內部控制的原則
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均應遵循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制衡性原則和適應性原則。此外,企業還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1)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
(2)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3)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4)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5)成本效益原則。內部控制應當權衡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4.內部控制的責任人
(1)對企業而言,董事會負責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監事會對董事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企業應當成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適當的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的建立實施及日常工作。
(2)對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單位應當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并組織實施。
5.內部控制的內容
(1)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應當包括下列要素:①內部環境;②風險評估;③控制活動;④信息與溝通;⑤內部監督。
(2)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工作包括: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
6.內部控制的控制方法
企業 | 行政事業單位 |
(1)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2)授權審批控制 (3)會計系統控制 (4)財產保護控制 (5)預算控制 (6)運營分析控制 (7)績效考評控制 | (1)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2)內部授權審批控制 (3)歸口管理 (4)預算控制 (5)財產保護控制 (6)會計控制 (7)單據控制 (8)信息內部公開 |
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
記賬與出納(記賬不管錢) 記賬與財物保管(記賬不管物) 記賬與業務(記賬不做事) (記賬不管錢、不管事、不管物) |
業務經辦與業務審批 (經辦不審批) 業務經辦與財物保管 (經辦不審批、不管物) 業務操作與業務復核 (操作不復核) |
【例題1·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屬于不相容職務的是( )。
A.業務經辦與記賬
B.業務經辦與業務審批
C.業務審批與記賬
D.業務經辦與財物保管
【答案】ABCD
【例題2·判斷題】某企業為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決定將財產保管由從事總賬會計工作的人員兼管。( )
【答案】×
【解析】記賬與財務保管屬于不相容職務。
【例題3•多選題】下列關于內部控制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對企業而言,內部控制是指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B.對企業而言內部控制包括五大目標
C.對企業和事業單位而言,內部控制均需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D.對企業和事業單位而言,內部控制的方法均包括不相容職務或崗位的分離控制
【答案】ABD
【解析】企業內部控制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事業單位不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會計從業萬題庫 | 微信搜索"考試吧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會計從業資格交流群: |
---|
相關推薦:
2016年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復習方法及備考技巧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