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
1
[答案]:錯
[解析]:在計劃成本法下通過“材料采購”核算,在實際成本法下通過“在途物資”核算。
2
[答案]:錯
[解析]:由于款沒有支付,此時會形成一項負債所以就應通過“應付賬款”來核算,不是應收賬款,應收賬款是資產類科目。
3
[答案]:錯
[解析]:這種情況下材料應暫估入賬,仍然通過原材料賬戶進行核算。
4
[答案]:錯
[解析]:凡在盤存日期,法定所有權屬于企業的存貨,不論其存放地點在何處,均視為企業的存貨。
5
[答案]:對
[解析]:我國會計制度將所得稅作為一項費用支出,不作為利潤分配。
6
[答案]:錯
[解析]:發生銷售折讓時,不需要沖減主營業務成本,因此,“主營業務成本”賬戶貸方登記的內容中不應該包括銷售折讓。
7
[答案]:對
[解析]: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留存于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它有兩層含義: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潤;二是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潤。
8
[答案]:錯
[解析]:“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年末借方余額表示未彌補的虧損數,該虧損可能是當年形成的也可能是歷年來累積形成的。
9
[答案]:對
10
[答案]:對
[解析]:對于短期借款而言,如果利息分期(季、半年)支付或到期一次支付、且數額較大,可采用預提的方法,按月預提分期計入損益,如果利息按月支付,或者雖然分期(季、半年)支付或到期一次支付,但數額較小,可不用預提的方法,而在實際支付利息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四、計算題
1
[答案]
(1)借:原材料 2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0
貸:預付賬款 2 340
(2)借:原材料 5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0
貸:銀行存款 6 050
(3)借:在途物資 2 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0
貸:銀行存款 2 640
(4)借:制造費用 600
貸:低值易耗品 600
(5)借:生產成本 5 000
管理費用 200
在建工程 1 000
貸:原材料 6 200
(6)借:原材料 2 000
貸:應付賬款 2 000
(7)借:資產減值損失 200
貸:存貨跌價準備 200
(8)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2 000
貸:原材料 2 000
借:管理費用 2 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2 000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