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
1. 在計劃成本法下,企業已支付貨款,但尚在運輸中或尚未驗收入庫的材料,應通過“在途物資”這個科目來核算。()
2. 企業在采購材料時,收料在先,付款在后;若材料發票憑證都已收到,可通過“應收賬款”核算。()
3. 對于材料已收到,但月末結算憑證仍然未到的業務,不能記入“原材料”賬戶核算。()
4. 在盤存日期,只有存放在本企業內的存貨才視為企業的存貨。()
5. 所得稅費用是企業的一項費用支出,而非利潤分配。()
6. “主營業務成本”賬戶核算企業經營主要業務而發生的實際成本,借方登記本期發生的銷售成本,貸方登記銷貨退回、銷售折讓和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的本期銷售成本,結轉之后無余額。()
7. 未分配利潤有兩層含義: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潤;二是未指定用途的利潤。()
8.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年末貸方余額表示未彌補的虧損數。()
9. 在某些情況下,當企業累積的盈余公積比較多,而未分配利潤比較少時,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也可以用盈余公積分配現金股利或利潤。()
10. 短期借款的利息可以預提,也可以在實際支付時直接記入當期損益。()
四、計算題
1. 中西公司是一家工業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存貨采用實際成本法計價。2006年11月發生如下業務:
(1)11月1日收到上月采購的甲材料,價款為2 000元,增值稅為340元,未發生其他費用,款項上月已經支付。
(2)11月2日購入甲材料一批,買價為5 000元,增值稅為850元,途中發生運費、保險費等200元,各種款項已經通過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
(3)11月10日購入乙材料一批,買價為2 000元,增值稅為340元,對方代墊運費300元,款項已經通過銀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入庫。
(4)11月15日生產車間領用工具一批,實際成本為600元,于當月一次攤銷。
(5)11月25日根據本月“發料憑證匯總表”分配原材料費用:基本生產車間領用甲材料5 000元,行政管理部門領用原材料200元,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1 000元。
(6)11月30日收到采購的丙材料,但是發票賬單未到,款項也尚未支付。企業暫估價為2 000元。
(7)11月30日,甲材料的市價持續下跌,材料的減值額為200元。
(8)11月30日進行存貨的清查,盤虧乙材料20千克,單價為100元/千克,是收發計量差錯造成的。
要求:編制上述業務的會計分錄。
2. 某企業2009年按有關財務制度規定應開支業務招待費60 000元,全年實際開支業務招待費100 000元,當年違約罰款5 000元。年末,按會計核算原則的稅前會計利潤為1 000 000元,所得稅稅率為25%,所得稅已繳納。假定本企業全年無其他納稅調整因素。
要求:計算該企業應交所得稅,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3. 某企業2006年12月1日銷售商品一批給A公司,售價為9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該批商品成本60萬元,交付貨物時貨款暫欠。12月9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款項。要求:編制銷售企業的會計分錄。(單位以萬元表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