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按照會計從業人員管理的要求,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2.B【解析】會計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關會計工作的法律,是調整我國經濟生活中會計關系的總規范。我國目前有兩部會計法律,分別是《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
3.B【解析】一般來說,《×條例》是由國務院發布的行政法規;《×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屬于法律。《企業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屬于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4.C【解析】根據《會計法》的規定,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5.D【解析】發票填寫金額錯誤,應按照規定重新開具發票。
6.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特指的“會計主管人員”是指未單獨設置會計機構而在有關機構中指定的行使會計機構負責人職權的負責人。
7.A【解析】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可通過單位內部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業務過程中進行。
8.B【解析】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會計職業道德具有以下基本功能:指導功能、評價功能和教化功能。
9.D【解析】銀行審核支票付款的依據是支票出票人的預留銀行簽章。
10.C【解析】根據《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的規定,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自從事會計工作之日起90日內,向單位所在地或所屬部門、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注冊登記。
11.B【解析】基本存款賬戶是存款人因辦理日常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需要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是存款人的主辦賬戶。存款人日常經營活動的資金收付及其工資、獎金和現金的支取,應通過該賬戶辦理。
12.A【解析】會計機構保管會計檔案的專職人員不得由單位出納人員擔任。這是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它有利于會計檔案的安全和完整。
13.C【解析】張會計違反了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的會計職業道德要求。
14.C【解析】會計人員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行為,同時也一定是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要求的行為。不僅要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的法律責任,受到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同時還必須接受相應的道德制裁,可以采取在會計行業范圍內通報批評、指令其參加一定學時的繼續教育課程、暫停從業資格、在行業內部的公開刊物上予以曝光等措施。法律懲罰和道德懲罰兩者是并行不悖、不可替代的,應同時并舉。
15.B【解析】背書人是指在轉讓票據時,在票據背面簽字或蓋章并將該票據交付給受讓人的票據收款人或持有人的人;收款人是指票據到期后有權收取票據所載金額的人;付款人是指由出票人委托付款或自行承擔付款責任的人。
16.C【解析】內部會計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
17.C【解析】根據《會計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并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18.A【解析】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三個特征。
19.D【解析】稅收實體法的構成要素,一般包括:征稅人、納稅義務人、征稅對象、稅目、稅率、計稅依據、納稅環節、納稅期限、納稅地點、減免稅、法律責任等,稅務代理人不屬于稅法的構成要素。
20.D【解析】我國現行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是25%。
21.C【解析】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2.A【解析】我國從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消費型增值稅。
23.C【解析】我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會計記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文。
24.D【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規定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特別注意,此處簽章是簽名并蓋章,所以只有D選項正確。
25.A【解析】個人所得稅采用從價計征形式,資源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采用從量計征形式,對卷煙、白酒征收的消費稅采取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
26.D【解析】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受理,并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
27.A【解析】填制或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在一個會計結算期內送交會計機構。
28.D【解析】會計職業道德的檢查可以通過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方式進行。
29.A【解析】我國《票據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付款人對向其提示承兌的匯票應當自收到提示承兌匯票之日起3日內承兌或者拒絕承兌。”
30.B【解析】稅務管理機關是發票的主管機關,負責發票印刷、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繳銷的管理和監督。
31.A【解析】納稅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的,應當自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變更登記之日起30日內,申報辦理變更稅務登記。
32.C【解析】A屬于會計法律,B、D屬于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包括《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等。
33.B【解析】根據《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0日。
34.A【解析】根據《刑法》規定,犯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5.C【解析】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人員的內在精神有一定約束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強制力,是防范經濟犯罪的思想基礎。
36.A【解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為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
37.D【解析】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銀行,應當按照票面金額向出票人收取萬分之五的手續費。
38.C【解析】現金使用的限額,是指為了保證開戶單位日常零星開支的需要,允許單位留存現金的最高數額。這一限額由開戶行根據單位的實際需要核定,一般按照單位3~5天日常零星開支所需確定。
39.D【解析】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40.B【解析】中國人民銀行應于2個工作日內對銀行報送的基本存款賬戶的開戶資料的合規性以及唯一性進行審核,符合開戶條件的,予以核準;不符合開戶條件的,應在開戶申請書上簽署意見,連同有關證明文件一并退回報送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