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簡答題 |
第 6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7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8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9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10 頁:簡答題答案 |
第 11 頁:案例分析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題干所述為會計行政法規的概念。
2.A【解析】《會計法》第七條第一款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
3.D【解析】《會計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4.B【解析】略。
5.C【解析】《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持證人員應當接受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持證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不得少于24小時。
6.B【解析】《會計法》規定: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
7.C【解析】根據《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的規定,會計專業職務分為高級會計師、會計師、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員;高級會計師為高級職務,會計師為中級職務,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員為初級職務。
8.D【解析】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
9.D【解析】《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類。定期保管期限分為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類。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10.B【解析】略。
11.D【解析】《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12.C【解析】《會計法》第十二條規定:“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13.B【解析】根據《正確填寫票據和結算憑證的基本規定》的規定,票據的出票日期必須使用中文大寫。故本題選B。
14.D【解析】《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存款人開立單位銀行結算賬戶,自正式開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后,方可辦理付款業務。但注冊驗資的臨時存款賬戶轉為基本存款賬戶和因借款轉存開立的一般存款賬戶除外。”故本題選D。
15.C【解析】《票據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支票必須記載下列事項:(一)表明‘支票’的字樣;(二)無條件支付的委托;(三)確定的金額;(四)付款人名稱;(五)出票日期;(六)出票人簽章。支票上未記載前款規定事項之一的,支票無效。”
16.B【解析】略。
17.B【解析】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持稅務登記證副本和所在地稅務機關填開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向營業地稅務機關報驗登記,接受稅務管理。
18.C【解析】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故本題選C。
19.A【解析】納稅人采取郵寄方式辦理納稅申報的,應當使用統一的納稅申報專用信封,并以郵政部門收據作為申報憑證。郵寄申報以寄出的郵戳日期為實際申報日期。
20.B【解析】《預算法》第十二條規定,中央預算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和批準。
21.C【解析】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驗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其不具有秘密性。
22.B【解析】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特點包括適應性、針對性、靈活性。
23.C【解析】《會計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故本題選C。
24.A【解析】移交人員在辦理移交時,要按移交清冊逐項移交;接替人員要逐項核對點收。現金、有價證券要根據會計賬簿有關記錄進行點交。庫存現金、有價證券必須與會計賬簿記錄保持一致,不一致時,移交人員必須限期查清。
25.B或D【解析】(本題題干本身有誤,B項與D項說法均為錯誤,因此兩個答案都可以選)《票據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支票必須記載下列事項:(一)表明‘支票’的字樣;(二)無條件支付的委托;(三)確定的金額;(四)付款人名稱;(五)出票日期;(六)出票人簽章。支票上未記載前款規定事項之一的,支票無效。”故B項說法錯誤。該法第九十條規定:“支票限于見票即付,不得另行記載付款日期。另行記載付款日期的,該記載無效。”所以D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