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考試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這既是讓人興奮,也讓人痛苦。興奮的是,長時間辛苦的復習終于要告一段落了;痛苦的是,似乎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沒有做。彩虹之前的最后風雨,自己該如何面對呢?
堅持是所有一切的前提
案例:
小王從大三下期就開始準備考研了。可是現在,離考試只有一個多月的時候,他卻打算放棄。問及原因時,小王說,離考試越近,覺得越累,心里越慌。感覺今年考上的把握性不大,所以打算放棄。等明年再考一次。事實上,小王也承認,剛開始復習的時候,也碰到過很多困難,比如,早上起不來、復習找不到感覺、前幾天剛看過的內容很快就忘了……面對這些困難的時候,小王都一直鼓勵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很多困難也就在不知不覺間被克服了。可是,不知為什么,現在卻感覺堅持不下去了。真的想放棄了,但又有些不甘心。這到底是怎么了呢?
案例解讀:
越臨近考試,有的同學的信心越來越不足,覺得自己肯定考不上,想要放棄、想要打退堂鼓。可是,想想復習了這么長時間,又覺得不甘心。于是,在堅持與放棄之間糾結不堪。在分析這個案例之前,我們先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吧!!
從前有兩只兔子被關在監獄里,他們是一對夫妻。有一天,雄兔子對雌兔子說:“老婆,我們越獄吧,外面有100堵墻,我們只要跳過去就能出去了!”雌兔子說:“好!”于是他們開始了越獄,當他們跳到第30堵墻的時候,雄兔問雌兔:“老婆,你累不累”“不累。”雌兔回答道。“那好,我們繼續跳!”當他們到達第60堵墻的時候,雄兔又問:“老婆,你累了嗎?”雌兔回答:“不累”“那好,咱們接著跳!”當他們跳到第99堵墻的時候,雄兔又問了:“老婆,你累了嗎?”這回雌兔喘著氣說:“累了!”雄兔說:“那好,我們跳回去吧!”
相信大家看了這個故事都會莞爾一笑,同時也一定會想:這倆兔子真笨,明明就差一步,還要前功盡棄。而且往回跳看起來要比堅持跳完難得多。不是嗎?
事實上,小王不就像這兩只越獄的兔子嗎?
我們在這里說一個經典的故事,把將要考研的同學們比作一群越獄的兔子,他們都已經跳過了99堵墻,其中的一部分堅持跳過了最后一堵墻,而其中一部分則跳了回去。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他們會有哪些結果呢。首先看看跳過去的,他們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成功越獄,從此自由;另一種是被抓回去。被抓回去的雖然這次沒有成功逃脫,但其實他們有了經驗,知道自己為什么會被抓,問題出在哪里。如果準備下次再逃的話,就能采取更加有效的策略。或者他們知曉了,自己根本逃不出去,那么回去也會心安理得。再看看跳回去的會有什么結果呢。鼓起勇氣跳回去了,除了拖回一身疲憊的身體,什么也沒得到。等到下一次又想越獄的時候,其實又回到了初始狀態,一樣要跳100堵墻,一樣不知道跳過最后一堵墻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么。這時候,無論能不能跳過去,他們其實都毫無意義的重復了一次。也許有一部分在第一次跳回去后就不再越獄了,但他們在回去的路上并不心安理得,多年以后回想起來多少會心有不甘:最后一堵墻后面是什么呢?真想過去看看啊!真后悔那時候沒堅持下去,也許再咬咬牙我就能過去了!
所以,張老師建議大家,對于即將迎來考試的考研同學,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堅持是所有一切的前提。雖然在最后一段路程上會有很多困難,但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腳步,并找到應對的方法,就一定能夠跳過最后一堵墻,無論前方是成功還是失敗。
適度的緊張焦慮最有利
案例
離考研考試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小趙原本打算利用最后這段時間好好沖刺一下。可是,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卻打亂了他的計劃。以前,小趙的睡眠都比較好,能夠一覺睡到天亮。可是最近,他睡得很淺,寢室里稍微有點小動靜就醒了,然后就會一直睡不著,在床上輾轉反側。思維也好像不受自己控制一樣,特別煩躁。睡眠效果不好,導致的直接后果是白天昏昏沉沉的,腦袋感覺特別重,復習效果也很差。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他們似乎復習都很輕松。想想這些,小趙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更加著急、更加焦慮了,甚至背出冷汗,心情也低落到了極點。現在復習都到了緊要關頭了,小趙這是怎么了呢??該怎么辦呢?
案例解讀:
隨著考試的臨近,許多同學都會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小趙的問題可以說是復習考研的同學在臨考階段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很多同學常常因壓力過大、緊張、焦慮等原因而失眠、不能集中精力進行復習,甚至出現諸如出冷汗、發抖等諸多身體上的不適。這種緊張焦慮最直接的來源是考試的壓力。可能不少同學一聽到“緊張”、“焦慮”這樣的詞語就會被嚇到:難道我的心理出問題了?是不是我的心理不健康了?事實上,大家不必過于擔心,看似只有負面作用的緊張、焦慮等情緒其實有其正面的作用。簡單來說,適度的緊張焦慮可能使人的活動變得積極,思路變得清晰明確,促進自己不斷進步。但同時要避免過度緊張焦慮,因為高度的緊張焦慮會妨礙干擾人的思維活動,使得活動效率降低。
總體來說,緊張焦慮強度和活動效率的關系是一個倒U型的關系,即中等強度的緊張焦慮對活動最有利,緊張焦慮強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也就是說,臨考之前,適中的緊張焦慮程度最有利。此外,緊張焦慮與活動效率的關系還與任務的困難程度有關,“耶克斯-多德遜定律”就很好地說明了三者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面對困難或復雜的任務時,我們緊張焦慮水平偏低一些會最有利任務的完成;面對中等難度的任務時,我們的緊張焦慮水平處于中等水平會有利于任務的完成;面對容易或簡單的任務,我們的緊張焦慮水平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會有利于任務的完成。這個定律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運用。比如,運動員在奧運會決賽的角逐中(想要獲得冠軍,此時任務非常困難),必須要將自己的緊張焦慮水平調低(放松、不緊張)才有利于自身水平的發揮;而一個奧運冠軍在平時的常規訓練中(任務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或簡單),就必須要有適度的緊張焦慮水平才能保證訓練的成績,否則很容易“大意失荊州”。臨考之前以及考試之中,如何將緊張焦慮調節到最佳狀態呢?以下幾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