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研的臨近,有些同學的心態越來越焦慮,在“懷疑自己”與“相信自己”之間不斷徘徊。
在一路備考的過程中,為了選報什么學校糾結過,為了規劃考研進度苦惱過。
這些問題,現在基本都塵埃落定了。
到了考研的最后“一公里”,你又給自己找了新問題:我到底能不能考上?如果考不上的話,我該怎么辦?
于是,你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焦慮,這說的是不是你?
別著急,請你往下看。
這是一張考前錦囊。
(可解決以下問題:怎么準備考試、怎么調整心態、怎么調整生活作息、甚至考場上該用什么筆。)
01 不到一個月我該如何學?
1、專業課
這時候,你對新傳考研應該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新傳的考題基本分為三類: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論述題。
如果你對怎樣答題能拿高分已了然于胸,那你還會困惑“在這個階段,我該如何復習專業課”嗎?
1F 名詞解釋高分技巧
名詞解釋考察的是基礎知識,是背下來搬到試卷上就能拿高分的那種。
①人物類名解
答題模板:基本情況+提出的理論+對傳播學的貢獻+代表作
例:盧因(2019北大傳播學學碩考研真題)
庫爾特盧因(Kurt Lewin,1890-1974),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傳播學研究守門人(gatekeeper)理論的創立者。盧因屬于格式塔心理學派,主要研究領域是群體動力學,提出了“群體動力論”和“場論”。
盧因對傳播學的貢獻:①把心理學的實驗方法引入社會學研究,給傳播學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②首創“群體動力論”和“場論”,其對社會個體和群體行為的研究,開創傳播效果的一個重要領域:研究大眾傳媒對個人的影響時,要充分注意個人和所屬群體的作用。③提出了著名的“把關人”概念。④注重調查和實證,培養了賴特、懷特等一批學者。
代表著作:《人格的動力理論》《解決社會沖突》《社會科學中的場論》等。
②理論類名解答題模板:產生背景+定義+特點
例:第三人效果(2018年北大傳播學學碩考研真題)產生背景:第三人效果最早源于戴維森的個人經歷。日本向島上投放“美日戰爭是美國挑起的戰爭”,美軍軍官害怕傳單內容對黑人士兵產生不良影響,決定撤退。20 世紀 50 年代戴維森研究聯邦德國報刊對外交政策的影響時也注意到了同樣的現象。
觀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戴維森教授于1983年在《傳播中第三人效應的作用》中提出。他指出,人們在判斷大眾傳播的影響力之際存在著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即傾向于認為大眾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說服性信息或宣傳以及負面信息)對“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響,然而會對“他”人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由于這種感知定勢的作用,大眾傳播的影響和效果,通常不是在傳媒指向的表面受眾中直接發生的,而是通過與他們相關的“第三人”的反應行為實現的。
特點:(1)它指的是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人們在判斷大眾傳播的影響時存在著雙重標準:“高估”媒介傳播對他人的影響而“低估”對自己的影響。(2)是大眾傳播現實影響的一種發生機制,在許多時候,對大眾傳播內容產生實質性反應的,往往不是“表面受眾”而是他們的相關者。例如,擔憂媒體不良內容會對少年兒童成長造成危害的更多是父母、教育和法律界人士。(3)是一種說服宣傳技巧,以影響“表面受眾”的形式,實現操縱“第三人”行為的意圖,是這種宣傳技巧的基本做法。
③研究方法類名解答題模板:定義+來源+應用維度
例:話語分析(2017年北大傳播學學碩考研真題)
“話語”是指語言在特定社會情境下的使用和表達形式。與話語概念相對應,話語分析是定性研究方法的一種,屬于質化研究。旨在運用符號學、結構主義和語言學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文本的結構與意義。
話語分析的理論來源于語言學與語義學,屬于人文科學研究,它重視文本內容,屬于廣義上的符號學研究范圍。通過對文本內容進行不斷的挖掘與發現,探索意義的不同解讀方式和文本中隱藏的意識形態力量。它既是應用理論又是研究方法,被廣泛運用于當代的許多科學領域當中,比如哲學、美學、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等。
話語分析主要有三個維度:文本,話語實踐以及社會文化實踐。話語分析所關注的對象是話語秩序的表達與話語結構的建立,關注這些社會條件以及其變化的機制是研究與社會變化的話語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主體性問題、社會身份問題以及個性問題等也是話語分析的主要關注對象。
2F 簡答題高分技巧
在做簡答題時,一定要盡可能將要點答得完整。答題時看清楚題目問的是什么,含有幾要素,以及題目的落腳點在哪,按照邏輯層次分點作答即可。
注:答題時一定要觀點鮮明,可用(1)(2)(3)的方式進行作答。
例:批判學派包括哪些學派,各有哪些特點(2019年北大傳播學學碩考研真題)
(1)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是指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為主的一個學術派別,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諾、馬爾庫塞、本雅明、哈貝馬斯等。他們主張從哲學、社會學角度研究和批判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文化危機以及現代西方文明進行批判,主要觀點集中于對資本主義社會商業化體制下文化工業的批判,剖析和批判了西方傳播媒介的壟斷化和“霸權主義”本質。
(2)文化研究學派
文化研究學派起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英國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也稱“伯明翰學派”,代表人物有威廉斯、湯普森、斯圖亞特霍爾等。該學派將傳播活動同文化現象聯系起來進行考察,專注于社會關系與意義之間的關系,主張從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出發,對發達工業社會的普遍異化進行批判,喚醒主體意識,揭示大眾傳媒為占統治地位的利益和意識形態服務的傾向,并考察受眾符號解讀的多樣性。
(3)傳播政治經濟學派
傳播政治經濟學派受英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研究中心(CMCR)的影響而產生,以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考察傳播現象而得名。其將傳播視為一種交換的社會過程,其產品或是社會關系的表現,或是它的具體表現。它假定政治經濟和傳播相互作用,相互構建而成。兩者都是交換的過程,存有差異但都由共享的社會與文化實踐決定。
3F 論述題高分技巧
如果你看到“論述題”三個字仍一籌莫展,腦子一團亂麻。不知道如何作答,也不知道如何將熱點與新傳理論結合起來。
那我覺得你應該……還是報個班吧!一道論述題30分吶。省幾杯奶茶的錢,就能乘上“一研為定”的高鐵。
現階段專業課復習技巧
首先,一定要加強對近5年考研真題的研習,爭取對命題范圍和命題思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揣摩出題老師的命題思路和動機。
其次,在這個階段,可采用專題整理、思維導圖等方式將碎片化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加以背誦。
再次,可梳理答題語料、名人名言、案例等,當做我們答題時的論據。(此部分盡量背誦,實在背不下來的話,可按照自己的意思進行復述)
最后,可以看看目標院校老師最新發表的論文,學習一下大佬在解讀話題或分析現象時,是如何運用相關理論進行分析的。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