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真題重現 |
第 6 頁:答案解析 |
以下為考研政治知識精講第五期:歷史唯物主義歷年真題(多選)
1.下邊這幅漫畫對于我們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警示意義在于
A.人類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將受到自然界的報復
B.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來自于不當的人類實踐方式
C.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質上是對立的
D.人類依附于自然是擺脫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2008年)
2.下列事物中,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范疇的有
A.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
B.人們實踐活動所利用的自然資源
C.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
D.人們實踐活動所創造的生產力
E.規范人們實踐活動的法律制度 (2001年)
3.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并于8月1日正式實施。1982年發布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同時被廢止。這一變化體現了
A.政治文明的進步 B.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維護
C.對人權的尊重和保護 D.上層建筑不斷變革完善的要求
E.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 (2004年)
4.有一幅廣告幽默畫,畫的是幾個行人在看一家飯店外貼的告示,上寫:“快進來吃飯吧,否則你我都得挨餓。”這幅廣告畫的寓意有
A.生產者和消費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產和消費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動的出發點
D.商品交換活動背后隱藏著人與人的關系
E.生產關系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關系 (2004年)
5.在下列社會現象中,屬于上層建筑的有
A.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國家政權 D.社會意識形態
E.社會風俗習慣 (1999年)
6.社會的物質性表現為
A.社會形態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
B.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C.社會基本矛盾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過程
D.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精神生活過程
E.社會是獨立于人之外的客觀過程 (2000年)
7.據報載,北京市××區開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動,通過文化資源孕育文明、群眾文化哺育文明,文化興區培育文明等三種途徑,營造文明城區。這是因為
A.文化和文明是沒有區別的
B.文化中的積極成分構成文明
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
D.文化進步程度與文明發展水平是同步的 (2006年)
8.馬克思對階級斗爭學說的新貢獻是
A.發現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存在
B.指出階級斗爭的長期性
C.論證了階級的存在與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
D.說明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
E.說明無產階級專政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 (1996年)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