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在文獻檢索時,研究者不僅要搜集那些與自己觀點一致的資料,也要搜集與自己觀點不一致甚至對立的資料,這體現了文獻檢索的(D)。
A。矛盾性原則B。逆時性原則
C。選擇性原則D。全面性原則
42.某研究者為了研究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交往活動,到某小學開展了分時段分項目課程教學的系統觀察。這種觀察屬于(C)。
A。參與性、結構式觀察
B。參與性、非結構式觀察
C。非參與性、結構式觀察
D。非參與性、非結構式觀察
43.“你曾經在考試中作過弊嗎?”這是某研究者在“關于大學生學習現狀的調查問卷”中的一個題目,這一題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D)。
A。過于書面化
B。詞義含糊
C。帶有暗示性
D。涉及敏感性問題
44.在教育測量統計中,適用于次數百分比統計而不適用于中位數,等級相關系統統計的測量類型是(D)。
A。定名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比率測量
45.歸納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某一現象(X)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另一現象(Y)也隨之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那么前一現象X就可能是另一現象Y 的原因。這種歸納分析的方法是(C)。
A。求同法
B。求異法
C。共變法
D。剩余法
二、辨析題:46—48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首先判斷政務,然后闡明理由
46.杜威實用主義教育學主張兒童是教育的中心。
【參考答案要點】
勤
思考研解析:正確。
實用主義教育學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于美國的一種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義與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設計教學法》等。
實用教育學認為師生關系以兒童為中心,教師只是學生成長的幫助者,而非領導者,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生自己的獨立發現和體驗,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
強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中心地位,強調學生的自主和自動,將教師置于輔助地位。他們認為,學生是教育過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學都要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教師只能處于輔助地位。這與赫爾巴特等人的“教師中心論”相反。
實用主義教育學對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理性主義教育理念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20世紀整個世界的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不足之處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系統知識的傳授,忽視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詳見勤思考研暑期強化班講義P3和P73)
47.孔子私學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典籍,教授弟子,這就是“六藝”教育。
【參考答案要點】
錯誤。
所謂“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是西周時期主要教育內容。
(1)禮:類似政治倫理課,是西周大學中最重要的課程。禮包括了整個宗法等級世襲制度、道德規范和禮儀。
(2)樂:類似綜合藝術課,樂的內容很廣,形式多樣。
(3)射:是射箭,西周貴族子弟到了入小學的年齡,就要接受正規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稱男子之稱。
(4)御:是駕車,駕車要沉穩、敏捷、熟練,并能隨時配合射手,創造有利的射擊機會,所以駕車要經過嚴格的訓練。
(5)書:指書寫文字,西周的書寫工具是刀筆、竹木,字體為大篆。
(6)數:是指計算、算法。
西周的教育內容可以總稱為六藝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標志。六藝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視思想道德,也重視文化知識;既注重傳統文化,也注重實用技能;既重視文事,也重視武備;既要符合利益規范,也要求內心情感修養。六藝教育有符合教育規律的歷史經驗,可供后世借鑒。
孔子繼承了西周“六藝”教育的傳統,吸收選擇了有用學科,又根據現實需要發展了“六藝”教育,創設了新學科,充實了教學的內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歷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編著成“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教學用書,后被奉為儒家經典。
“六經”代表了先秦時期的一切文化知識領域,文化、歷史、哲學、政治、經濟、文學、教育等,作為歷史材料,其價值無可比擬。而對中華民族性的影響,更為深刻!读洝吠耆蓵⒈涣⒂趯W官,是在西漢時期,隨著社會的變遷,思想的演進,詮解的不同,《六經》的地位越來越高,對封建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勤思教育學考研必勝習題庫105和勤思考研暑期強化班講義P81)。
48.當學生學業失敗時,教師只要引導他作努力歸因就能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動機。
【參考答案要點】
錯誤。
成敗歸因理論以維納為代表,他認為人們在尋找自己成敗的原因時,人們通常將導致自己成敗的因素分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六個因素,這六個因素可歸為三個維度,即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定性歸因和非穩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歸因。
將自己的成敗歸因于不同因素,會有不同的動機效果。如將成功歸因于努力,以后還會進一步努力;將失敗歸因于能力低下,以后就不會去嘗試。
激發學生動機需要正確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成敗進行歸因,并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消極歸因,教師應引導學生我作努力不夠的歸因。在韋納歸因模式的四因素中,努力因素對激發學習動機的作用特別受到心理學家的重視。因為努力因素不但可以變化,而且受人的主觀意志控制。在改變行為結果的諸多因素中,努力因素是個體最能把握的因素。教師應幫助學生認識到學業的成敗與他們的努力程度密切聯系,并引導學生對學業的失敗多作努力不夠的歸因,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當學生把學業失敗歸因為基礎差、學習技能差時,教師就應引導他們“只要努力,以前的知識缺陷落差是可以補上來的,基本的學習技能也可以通過訓練進行補救的!碑攲W習遇到挫折時,教師引導學生作出努力不夠的歸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會因一時的失敗而降低對未來成功的期望,而是更加努力直至成功。教師在強化學生作努力歸因的同時,還要強調努力帶來的成功同時也是能力的體現。
但是只作努力歸因是不夠的,尤其當學生已經十分努力但無法成功時,努力歸因不僅不切實際,而且學生很可能把失敗再次歸因于能力缺乏而對自己產生更大的失望感。另外,過分強調持續的刻苦努力對于完成一項任務的重要性,也會使學生認為他難以達到目標,從而導致放棄努力。所以除了引導學生分析努力因素外,還要引導學生分析“還有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學業成就”,并盡量指出解決方法。如引導學生把失敗歸因于學習方法不當,則更可能提高學習。因為學習方法和努力一樣是內部的、可控的非穩定性因素,能夠有意識地加以改變。把失敗歸因于它,既可以使學生保持對成功的信心,又可以使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學習上,并通過不斷地自我反省,總結經驗,增加認知技能,掌握學習策略。所以,教師只要引導他作努力歸因就能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這是不對的。(勤思考研暑期強化班講義P259)。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