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精解
1.作者對文章開頭部分所提及的現象所持的態度是_____。
[A] 懷疑 [B] 贊同 [C] 漠不關心 [D] 厭惡
[精解] 本題考查作者態度。可先將[C]項排除,因為既然作者用大量筆墨和精力來描寫說明此現象,就證明了作者對于這一現象持的基本態度是關注而不是漠不關心。文章開頭部分的ever-reiterated proofs,definite等詞可能會誤導考生選擇[B]項,應注意在這些表示肯定的詞語后面有一個關鍵的轉折連詞but。一般情況下,如果首段出現轉折性連詞,那么轉折連詞后面的內容才是作者強調的部分。作者轉折指出:在充分強調和這些社會標準條件相關的(bearing on)證據時,我們必須小心謹慎,避免陷入常常誤導粗心大意的學生的陷井(entrap the unwary student)。接下來出現了以of course為標志的讓步表達:誠然,屬于大多數人所共有的觀念和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的判斷和實踐智慧的結果。但該段末句再次出現but轉折指出: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情況并非如此。依據該段中的邏輯標志詞,可判斷出作者對此現象并不持完全贊同的觀點,排除[B]項。[D]項是具有明顯的情感色彩的詞語,而文中作者表達觀點的方式非常隱晦,力求客觀。[A]項為正確答案。
2.通過“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如此”(第七行),作者暗示_____。
[A] 絕大多數的人都只是一些新觀點的追隨者
[B] 即使是明智的頭腦也會犯愚蠢的錯誤
[C] 得到廣泛支持的也可能是錯誤的
[D] 沒有人能免受錯誤影響
[精解] 本題考查考生的推理引申能力。回答本題的關鍵在于理解把握but 和so兩個關鍵詞的意思和所指。其中,but是轉折連詞,因此這句話的內容應該與前面所述內容意思相反。So意為“這樣”,常指代上文所述內容或觀點。所以考生應該重點閱讀理解它前面那句話,即:誠然,屬于人類共有的觀念和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的判斷和和實踐智慧的結果。那么最后一句話的含義是:在很大程度上,這些人類共有的觀念和習慣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判斷和實踐智慧的結果,[C]項是其概括含義,因此為正確答案。[A]項與文章內容無關;[B]項和[D]項是對文意的曲解。
3.下面哪句話在含義上與“這有很多的...去做”(第17至20行)最接近?
[A] 諸如歷史和哲學上的原則很難處理。
[B] 人們喜歡看其他人為他們自己的模范都做了些什么。
[C] 受過教育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受錯誤影響。
[D] 每個人都做同一件事并不證明大家都是對的。
[精解] 本題考查句意的理解。這是第三段的第一句話,其結構頗為復雜,主干成分是There are various topics。especially in history, law, philosophy做狀語,意為“尤其是在歷史、法律、哲學方面”。Where even the educated people...to do so部分做定語修飾various topics。這個定語從句也是一個復合句,主干成分是even the educated people can hardly be brought to see,句中的 we live among部分做定語修飾the educated people。See后是that引導的賓語從句,其主干結構是the cause why... is by no means necessarily a reason why...,意為“...的原因決不一定非是...的理由”。其中又包含了兩個由why引導的定語從句,分別修飾the cause和the reason。整個句子的大意是:對于很多話題,尤其是涉及到歷史,法律和哲學方面的話題,即使是我們中間受過教育的人也很難認識到人們持有某種觀念或形成某種習俗的緣由決不一定是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換言之,很多人持有的觀念或形成的習俗不是必然的。再看該句的上文,即第二段末句提到,有一種謬論深深植根于人類的頭腦中,認為大家都說的話肯定是真的,大家都做的事肯定是對的。可見,三段首句是延續二段末句的話題展開論述,其中hold an opinion和practise a custom對應上文中的what everybody says和what everybody does。既然是謬論,當然是不合理的。因此三段首句仍在說明:大家共有的或已有的觀點和做法不一定合理。[D]項為正確答案。
在文中,作者提到歷史、哲學,是為了說明人們這些方面形成的觀點和形成的習俗,并未涉及它們本身的原則處理問題,所以[A]項錯誤,文中提到,受教育的人也免不了和常人一樣有這樣錯誤的認識,但不是更容易受錯誤影響,[C]項不正確。[B]項與文章內容無關。
4.下述選項中的內容哪個是作者可能建議的?
[A] 支持最不受支持的。
[B] 否定他人相信的任何事情。
[C] 將所有的傳統扔進垃圾桶。
[D] 時刻保持注意。
[精解] 本題考查作者的觀點。第一段作者提到,大多數人所共有的觀念和習慣不一定是合理的判斷和實踐智慧的結果;第二至三段又提出,認為“大家都說的話肯定是真的,大家都做的事肯定是對的”是一種謬論。文章的最后提到,如果按照上述的推理方式,即大家廣泛同意的觀點就是對的,那么我們也可以證明地球是扁的,噩夢是惡魔的來訪。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在批駁人們思維方式上走入的誤區,建議人們用一種更批判更睿智的態度看待那些已經習以為常的觀點和做法。而并不建議我們徹底放棄傳統、在沒有確鑿的證據的情況下支持或否定事物和觀點。[A]、[B]和[C]項屬于較偏狹的觀點,不入選。
5.作者采用了何種方法展開文章?
[A] 講道理。 [B] 舉例子。 [C] 作比較。 [D] 引證。
[精解] 本題考查文章的寫作方法。在文章的開始部分作者承認觀點的部分合理性,轉而批駁其錯誤性,最后得出其錯誤結論,貫穿全文的寫作方法是講道理。
核心詞匯或超綱詞匯
(1)recurrence(n.)再現,重現;循環;recur(v.);recurrent(a.)
(2)reiterate(v.)反復地說,重申,重做;iterate(v.)反復說,重申,重述
(3)diffusion(n.)擴散,傳播,漫射
(4)bear on (= bear upon) 涉及;關于
(5)pitfall(n.)缺陷,失誤;隱藏的危險,隱患;陷阱,圈套
(6)entrap(v.)使入陷阱;誘騙~ sb. into doing sth. 誘使某人做某事
(7)unwary(a.)不注意的,粗心的,不警惕的,易受騙的;wary(a.)機警的,謹慎的
(8)firmament(n.)天空,太空,蒼天
(9)truism(n.)真實性;公認的真理,自明之理
(10)fallacy(n.)謬誤,謬論;fallacious(a.)
(11)ethnography(n.)民俗學,人種學,人種志;ethno-前綴意為“種族,民族”;ethnographic(a.)
(12)demon(n.)魔鬼,極殘忍的人;邪惡的事物;精力過人的人
全文翻譯
在研究特殊習慣及觀念在一些地區的重復出現和它們在這些地區內盛行的現象時,我們碰到了被反復重申的論證,證明了在特定的文化發展階段,產生人類生活現象的一般因果關系,和社會維持和傳播條件的規律。但是,在充分強調這些和社會標準條件相關的證據的同時,我們必須小心謹慎,避免陷入粗心大意的學生常常掉進的陷井。誠然,屬于大多數人所共有的觀念和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合理的判斷和實踐智慧的結果,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情況并非如此。
許多的人類社會相信惡毒眼光的影響和蒼天的存在,祭祀死去的魂靈并為其奉獻奴隸和祭品,將巨人殺死猛獸以及人變成怪獸的傳統流傳下來,這些都使人們有理由相信這些想法在人腦中產生有其有效的根源,但卻不能以此為依據認為我們所提及的習俗是有益的,這些信仰是合理的,歷史是真實的。乍一看,這似乎像是自明之理,然而事實上,這是對一種謬論的否定:這種謬論深深植根于人類的頭腦中,只有一小部分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除外。通常情況下,大家都說的話肯定是真的,大家都做的事肯定是對的。
對于很多的話題,尤其是在歷史,法律,哲學和神學領域,我們中間那些甚至受過教育的人也很難理解,人們持有某種觀點、形成某種習俗的原因決不一定是他們這樣做的理由。現今,民俗學證據的收集使眾多的人在某些傳統、信仰和習慣上的一致看法突顯出來,這些證據很容易被不適當地用來直接維護這些傳統本身,甚至一些古老的野蠻民族也用投票方式來維護他們自己的觀點,反對所謂的現代觀點。
我發現自己收集一些傳統觀念和信仰時,在沒有對接受它們的依據進行仔細審視的情況下,也是如此主張它們的客觀真實性,并且這種情況不只一次發生。因此,我借此機會想說的是,以上這種推理方式同樣也可以證明,地球是扁的,噩夢是惡魔的來訪并且可以爭得許多民族堅決而廣泛的認同。
相關推薦:歷年考研英語試題命題特點及規律分析匯總·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