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建立和實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救災制度、農村“五保戶”供養制度、農村特困戶救助制度和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制度。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五保戶救助、法律援助等專項救助制度也正在積極推進。隨著社會救助單項制度的不斷建立完善,各項制度之間銜接配套、整體效率發揮的問題提上了日程。
【材料2】
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2004年度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去年末,中國共有205萬農民領取了養老金,全國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了5378萬人。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達到285億元。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63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47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2250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4103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604萬人和243萬人。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146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97萬人。2004年全年,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部實現了按時足額發放。
【材料3】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
溫家寶總理在《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指出,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維護社會公正、協調社會利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要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制度,逐步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層次,增強統籌調劑的能力。同時,要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擴大城鎮社會保障的覆蓋面。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努力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基金。
請回答:
(1)結合材料,說明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
(2)結合材料,簡述社會保障體系的作用。
(3)聯系材料,談談當前應當如何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答案要點】
(1)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為社會成員特別是暫時失去勞動能力及生活發生困難的個人或家庭給予物質幫助,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制度。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方面。
(2)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使改革發展的“減震器”,是社會公平的“調節器”和社會安定的“穩定器”。加快完善適合我國國情和市場經濟要求的社會保障體系,有利于維護社會公正、協調社會利益、構建和諧社會,對保持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創造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良好環境,保證國民經濟和整個社會機體的協調發展,促進改革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當前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工作重點是:
①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
②增加財政的社會保障投入,多渠道籌措社會保障基金,逐步做實個人賬戶,逐步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層次。
③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
④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5備據材料分析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材料1】
從1978年到2004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從133.6元提高到2936元,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從316元提高到9422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大幅度增加,1978年只有210.6億元,2004年達到119555億元。市場商品豐富多彩,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條件明顯改善。
【材料2】
“九五”以來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及相關指標變化情況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收入實際增幅(%)199648392920006280642004942277【材料3】
“九五”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變動情況
年份農村人均純收入(元)收入實際增幅(%)城鄉收入差距199619268.92.5200022532.12.7200429366.83.2【材料4】
溫家寶總理在2005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仍然是2005年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宣布了今年的5項具體措施:一是在全國大范圍、大幅度減免農業稅。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免征農業稅。二是全部免征牧業稅。三是因減免農(牧)業稅而減少的財政收入,主要由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轉移支付予以補助。中央財政為此新增支出140億元,用于這方面的支出總額將達到664億元。四是中央安排150億元,增加對產糧大縣和財政困難縣鄉的轉移支付。五是推進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體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相關改革。
【材料5】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范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注重社會公平,特別要關注就業機會和分配過程的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強化對分配結果的監管。
【材料6】
十六屆五中全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主要措施:一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二是全面深化以農村稅費改革為重點的綜合改革;三是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四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根據材料請回答:
(1)概括說明我國城鄉居民收入變動的趨勢。
(2)應如何正確看待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
(3)從“注重社會公平”的角度,談談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意義。
(4)分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
【答案要點】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大幅度增加,居民衣、食、住、行、用等條件明顯改善,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但近年來,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呈現逐步擴大趨勢。
(2)我國現階段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必然使個人收入呈現多樣化的復雜現象,也必然會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
(3)從充分發揮各種生產要素的潛力、提高效率的角度看,這種收入差距的拉大有其必要性。但從社會公平的角度看,又要避免收入差距的過分懸殊。這是因為,收入差距過大不符合社會主義原則,也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穩定發展,更與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相背離。因此,要合理調節收入分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規范個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緩解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
(4)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之一,是衡量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尺度,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深厚基礎。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應當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逐步建立起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使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并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5)促進城鄉協調發展,一方面是加快城鎮化進程,支持和引導農民向城市流動;另一方面新時期解決城鄉差距又不能只靠把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而必須搞好農村、農業、農民的發展問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實力,能夠更好地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總體上就是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通過更多地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這是一個新的發展思路。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