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 下列既體現唯物辯證法聯系的觀點,又體現唯物辯證法發展的觀點的是
A. 邯鄲學步 B.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C. 唇亡齒寒 D. 吐故納新
18. 納什在《大自然的權利》中提出:“人們對自解的了解越多,就越難以接受那種認為宇宙是為人類而存在的觀點。與其說人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說他是自然共同體的一個成員。”這說明
A. 人與自然應當遵循和諧的整體發展目標
B. 自然與人類社會有各自不同的發展規律
C. 人的主觀意識很難影響自然歷史的發展
D. 人與社會的發展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19. 馬克思指出:“產業資本連續進行的現實循環,不僅是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的統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個循環的統一。”這里講的“三個循環”是指
A. 生產資本循環 B. 貨幣資本循環
C. 金融資本循環 D. 商品資本循環
20.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包括
A. 民主與法治 B. 政權組織形式
C. 選舉制度 D. 政黨制度
21. 毛澤東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重要內容包括
A. 土地革命 B. 武裝斗爭 C. 統一戰線 D. 根據地建設
22. 1953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關于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 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中國獨立和富強的前提條件和必然要求
B.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是支持工業化的需要
C. 當時廣大農民、手工業者和工商業者有接受改造的極大熱情
D. 戰后的國際環境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促使我國開始加速向社會主義過渡
23. 我國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其原因有
A. 我國是一個長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 我國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C. 各民族在近代以來的反侵略斗爭中形成了共有的團結精神和愛國精神
D. 各民族事實上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的人口分布格局,發展存在差異
24.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發展的主體和基本力量,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體現了
A.共產主義的觀點
B.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C.世界無產階級的優越性
D.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5.建設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應該
A.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
B.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C.保障各國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利
D.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26.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矛盾有
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B.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
C.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
D.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派系之間的矛盾,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爭奪的矛盾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