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17題 |
第 2 頁:第18題 |
第 3 頁:第19題 |
第 4 頁:第20題 |
第19題 開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滅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廣大農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和發展。請分別說明中國共 產 黨人在革命的不同的時期制定的不同土地政策。
【啟航提示】
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和中國革命的主力軍:農民歷來人數最多,又是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最大的掠奪對象和剝削對象,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和斗爭精神。但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的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但中國革命的勝利必須有農民的參與,怎么樣把農民吸收到革命隊伍中,是無產階級政黨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就可以提高農民參軍參戰的積極性。但在革命的不同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過渡時期),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一樣的,必須根據不同的矛盾來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2011年考生在復習中應關注以下幾點:
1、各個時期土地政策的內容。
2、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過渡時期的土地政策的共同點是什么?
相關知識點1 土地革命時期的土地政策
土地革命時期,第一個土地法是井岡山土地法,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第二個土地法是興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毛澤東還和鄧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階級路線和土地分配方法:堅定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摧毀了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廣大貧苦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得到翻身,從而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發展生產和參軍參戰的積極性,為紅軍戰爭的勝利發展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奠定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相關知識點2 抗日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抗日戰爭時期,根據地內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實行減租減息政策,以便使廣大農民減輕負擔,提高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同時又照顧地主的利益,保障解放區的社會穩定。
相關知識點3 解放戰爭時期土地政策
解放戰爭時期,黨中央發出《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又稱《五四指示》),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志著解放區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爭時期的削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系、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之后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勝利進行,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全國勝利,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政治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經濟上,為解放戰爭提供了可靠的物質基礎;人力資源上,土地改革為人民解放戰爭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力資源,奠定了階級基礎。
相關知識點4 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土地政策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區進行土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了這次土改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土改中對待富農的政策,由解放戰爭時期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為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這次土地改革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歷次土改運動中進行得最好的一次。
總結歸納考點:土地革命時期的土地政策最先存在損害中農利益的問題,也沒能滿足貧雇農對土地所有權的要求,后都得到改正。抗日戰爭時期土地政策調動一切力量抗日,團結了各個階層。但承認土地的私人占有,沒有擔負起反封建的任務。解放戰爭時期和過渡時期的土地政策表現出明顯的反封建性。各個時期土地政策不一樣的原因是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過渡時期的土地政策的共同點:都是要消滅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私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使廣大貧苦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都得到翻身,從而調動他們發展生產和參軍參戰的積極性,為革命的勝利發展奠定深厚的群眾基礎。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