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 |
第 2 頁:多項選擇 |
第 3 頁:填空、分析 |
第 4 頁:單選答案 |
第 5 頁:多選答案 |
第 6 頁:填空和分析答案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確認。唯物辯證法是關于普遍聯系的科學,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觀點和總特征。唯物辯證法不僅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的科學,也是關于世界永恒發展的科學,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又一個基本觀點和總特征。所以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這是非常確定的。這樣的考點需考生強行記憶。
2.「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聯系概念的確認。唯物辯證法認為,所謂聯系就是指事物之間和事物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和相互影響。題中所給出的四個選項,A項的內容是矛盾的兩重性質,B項和C項的內容是規律的定義,所以D項是正確答案。
3.「答案」C
「解析」 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這是辨證法和形而上學兩種世界觀斗爭的焦點,是它們的根本區別之所在。形而上學否認事物的內部矛盾,從而也就把發展歸結為量的減少或增加;辯證法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從而揭示出由內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自我發展”,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新質態飛躍的根本原因。
4.「答案」C
「解析」和諧包含著矛盾雙方互相聯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強調平衡、協調、合作,體現包容萬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諧并非否認矛盾,也不意味著矛盾雙方的絕對同一。
5.「答案」D
「解析」 根據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關系的原理,在我們分析人時既要看到其優點,又要看到其缺點。但同時還要注意分析其優點是主要的還是缺點是主要的。
6.「答案」C
「解析」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明確指出,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是正確理解矛盾學說的關鍵,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辯證法。
7.「答案」B
「解析」唯物辯證法關于矛盾問題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或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韓信根據戰場實際情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兵法原則,所以取得了勝利,反之馬謖則犯了教條主義錯誤,不懂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而必然遭受失敗。
8.「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對立統一規律在唯物辯證法體系中的作用的確認。唯物辯證法是由一系列的規律和范疇構成的科學體系。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包括: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它們各自在唯物辯證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樣的,其中對立統一規律作為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所以D項是正確答案。A項是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作用,B項是質量互變規律的作用,C項是錯誤的選項。如果考生復習不全面,也很容易答錯。
9.「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對對立統一規律的理解和掌握。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指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及其關系,即對立統一。“和”即同一,不是指無區別的完全一致,而恰恰是指以差別為前提的同一,是包含差別的同一,亦即矛盾的對立統一,“不同”就是指不一樣,即矛盾的特殊性。題干中孔子的話顯然不是指A項和B項的內容,更不是C項的內容,這樣將ABC三個干擾項排除,D項是對“和”與“不同”的正確理解,所以是正確選項。考生選做此題,最容易誤選C項。做這種類型的選擇題,關鍵是認真仔細地讀原文,緊緊抓住“君子和而不同”這個關鍵的句子,是說“和”是“不同”的“和”,是對立的統一,這樣才能輕松的找出正確答案。
1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否定之否定規律及其方法論意義的理解和掌握。辯證法的否定觀認為,事物的發展是一個曲折的過程,從事物發展的道路和趨勢上看,經歷了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這樣兩次否定、三個階段的有規律過程。事物這種否定之否定過程,從內容上看,是自己發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的過程,方向是前進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題干中雪萊所說的已經來臨的冬天喻指道路的曲折性,而不遠后的春天則是喻指前途的光明性。因此,正確答案為選項C.
1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本質和現象及其關系的理解和掌握。任何事物都由本質和現象兩個方面構成。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人們可以通過感官感知,本質則是事物的內在聯系,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現象和本質又是統一的。任何本質都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沒有不表現為現象的本質;任何現象都從一定方面表現著本質,現象是本質的外部表現。正是因為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所以要求人們通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題干給出的寓言故事是大家熟知的,老虎所犯的錯誤,就是因為它割裂了本質和現象之間的關系,只看到了百獸畏狐而走的表象,而沒有透過這種現象,看到百獸是畏虎而走的真實本質,正確答案為C.
12.「答案」D
「解析」該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是對正確認識事物因果聯系的方法論意義的掌握。客觀世界到處都存在著引起與被引起的普遍關系,唯物辯證法把這種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稱為因果關系或因果聯系。堅持因果關系的客觀普遍性,可以同唯心主義的“因果報應”論、神學目的論劃清界限。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是自覺的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題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單項選擇題,考查的是對正確認識事物因果聯系的方法論意義,而不是理論意義。在4個備選項中,A項明顯是錯誤的,B項和C項內容正確,但不是題義所要求的,這樣,只有D項才是該題所要求的正確選項。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