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16.【答案】CD
【考點】內因外因
【解析】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事物變化的根據,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變化的條件,能夠加速或延緩甚至暫時改變事物發展的進程,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寄汲莫若鑿井”強調“鑿井”這一內因,認為它是事物變化的源泉和根據,是根本的原因;但是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必須通力合作度過難關,即體現出在事物變化過程中內外因同時存在,缺一不可。所以AB項錯誤,CD項正確。
17.【答案】AB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矛盾規律
【解析】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變化是質變。一個國家如果過度奢靡,必然導致量變引起質變,國家就會衰亡,故B選項入選。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并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矛盾的對立面之間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故A入選。CD與本題無關。
18.【答案】BC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意識能動作用
【解析】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強調量變的重要性,B入選。意識的能動作用是指人的意識所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動,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重復的事情用心做”就體現了這一知識點,C入選。AD項與題不符。
19.【答案】AB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解析】唯物辯證法認為,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人類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夠改變客觀規律,客觀規律仍然發生著作用,新型的病毒層出不窮,故B正確。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抗生素過度使用,超過了一定限度,導致了“超級病菌”的出現,正是這一原理的體現。故A正確。CD選項本身錯誤,事物的發展可能出現倒退,而事物經過辯證的否定,到達的是否定之否定的階段,否定之否定階段仿佛是向原來出發點的“回復”,但這是在更高階段的“回復”,是“揚棄”的結果。
20.【答案】BD
【考點】聯系觀點 量變質變規律
【解析】從拿到象牙筷子那刻起,紂王的欲望就在他心里發酵,逐漸膨脹,最后導致國家滅亡,這個實例體現了兩個原理,第一是聯系觀點,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處于一定的相互聯系之中,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象牙筷子和名貴的碗筷聯系,碗筷又和奇珍異寶聯系,這就體現了普遍聯系的觀點,B項正確。第二,量變質變規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一點點欲望的積累,就是量變,到了最后引發了政變,這就是質變,D項正確。A項錯誤,發展是前進向上的運動,紂王的墮落不是發展。C項屬于望文生義。
21.【答案】AB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解析】題目中的諺語都體現了事物都是從基礎做起的,大事都是從小事做起的,這正體現了量變質變規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故AB兩項入選。而C項錯誤,量變必須積累到一定程度,突破了關鍵點之后才能發生質變。D項錯誤,量變與質變并不是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二者相互滲透,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22.【答案】ACD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解析】“溫水煮青蛙”正是體現了量變質變規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量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連續性,質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非連續性,量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漸進性,質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飛躍性。答案選擇ACD。B項不符合題意,文中并沒有體現出曲折性。
23.【答案】BC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矛盾規律
【解析】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考研的同學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出成績,這就體現了質變是兩邊的必然趨勢,C入選。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并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矛盾的對立面之間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考研學子不懈努力,從沒成功變成成功,這就是矛盾規律的體現,B入選。AD項與題目不符。
24.【答案】CD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圍、幅度和限度。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是量變,超出度的變化是質變。它的極限叫關節點,超出了關節點,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質量統一。認識度才能確切地把握事物的質,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認識度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即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適當的紅牛可以提神,但是喝得太多則會變得上火,這就體現了適度原則,CD正確。AB屬于望文生義,故不選。
25.【答案】BD
【考點】量變質變規律
【解析】“溫水煮青蛙”正是體現了量變質變規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量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連續性,質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非連續性,量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漸進性,質變體現的是事物發展的飛躍性。BD正確。而AC錯在把量變質變混為一談,只看到了量變質變的同一性,沒有看到二者的對立性,不選。
26.【答案】ABCD
【考點】否定之否定規律
【解析】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轉變。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系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于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系起來的。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黑格爾的名言,花開花落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正是體現了這一規律,故答案選擇ABCD。
27.【答案】ABD
【考點】發展的觀點 否定之否定規律
【解析】“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鮮明的指出了辯證法思想中的發展觀點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和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歷史,都有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切事物只有經過一定的過程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一切現象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作為過程而發展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它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只有經過否定,舊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轉變。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系的環節。新事物孕育產生于舊事物,新舊事物是通過否定環節聯系起來的。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其消極因素又保留其積極因素。故ABD項正確。
28.【答案】ABD
【考點】必然性與偶然性原理
【解析】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并為自己開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隱藏著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現形式和補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故答案選擇ABD。
29.【答案】BD
【考點】現象與本質范疇
【解析】任何本質都是通過現象表現出來,沒有不表現為現象的本質。任何現象都從一定的方面表現著本質,現象是本質的外部表現,即使假象也是本質的表現。這就要求人們不能停留于現象而必須透過現象揭示本質。馬克思的名言的意思就是如果現象和本質沒有區別,所有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一目了然,那么就不需要科學研究了,科學研究的實質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故BD正確,AC與題目不符。
30.【答案】BD
【考點】思維方法與辯證思維方法
【解析】辯證思維方法是現代科學思維方法的方法論前提,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及其成果豐富和深化了辯證思維方法,從各個方面充實了辯證思維中的世界圖景;現代科學思維以其特有的方式證實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思維的觀點,并進一步促使辯證思維方法具體化、精確化。故BD正確,AC錯誤。
31.【答案】CD
【考點】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
【解析】唯物辯證法既包括客觀辯證法也包括主觀辯證法,體現了唯物主義、辯證法、認識論的統一。主觀辯證法是指人類認識和思維運動的辯證法,即以概念作為思維細胞的辯證思維運動和發展的規律。客觀辯證法是指客觀事物或客觀存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形式呈現出的各種物質形態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在本質上是統一的,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故CD正確,AB錯誤。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